2024年3月26日 星期二

知錯能改的Nike

 "為了與競爭對手 On 和 Hoka 競爭,Nike 推出了 LeBron 21 和 Ultrafly 等新款式..."

感想
認同JC財經所說的,消費者喜好通常一陣陣的,
風潮過後又會流行其他鞋款,
nike不是第一次被打擊,
過去早已遇過他牌如adidas、UA等吃市占的挑戰,
但nike似乎總有辦法在這些競爭中回復,
我想關鍵在於nike願意認錯文化,
當新鞋款不如預期時,
就會推出滿滿致敬對手的鞋款來回擊,
UA夯,就跟著強打健身款,
老爹鞋夯,跟著推老爹鞋,
我想這也套用到最近的趨勢上,夯越野跑鞋,
他就出了Ultrafly鞋款來迎擊Hoka和On,
反正自己的賣不好,那只好Just copy it?

2024年3月22日 星期五

一如既往VS這次不一樣

隨第一季高機率的正報酬季節結束,
在想何時該高割離席,
反省去年淨值在五月時遭遇大幅回檔10~20%,
陰影記憶猶新,不知道今年是否會重演一次?
是該期望解定存族的護盤行情,
讓這次不一樣,
還是一如既往,先降點部位,
提早放暑假去呢?
好猶豫...

source: goodinfo 加權指數


2024年3月21日 星期四

一竿子打翻整條船

大眾因Nike給保守展望盤後下跌,
就自動導航,認為全供應鏈會跟著slow,先跑再說,
卻未細究nike表現不佳的是apparel,而非footwear,
一竿子打翻整條船,是很可惜的。
在apparel節節敗退,而footwear持續成長的前提下,
nike是會把資源配到apparel多一些,還是footwear多一些呢?

source: nike

不知道為何豐泰跟投資人說保守的觀點,
但經營層卻在低迷時買自家股票,
是想感謝公司栽培,用真金白銀護盤,以聊表忠誠?
還是認為鞋況即將柳暗花明呢? 就讓我們繼續看下~

source: goodinfo 豐泰

2024年3月19日 星期二

投資的有所為與不為

 "散戶有天然的信息劣勢,不太可能脫離自己的生活建立能力圈,
所以主要是在消費品、醫藥和零售裡。特別是消費品這樣的行業,
由於不太存在突發的長效決定信息,不會像別的行業那樣容易被訂單、
政策或上下游情況左右,
即便是公司高管也不總能知道某項經營措施的有效性和下一季的收入發展,
這就能讓我們處於相對公平的信息環境中 ...
市場研究和基本面研究一樣,都需要有一個過濾無效信息和雜音的過程,
任何一家企業每天都有現實層面的信息變化,
如果所有的信息都要處理的話,基本面投資沒法做。
我們肯定要有自己的維度和框架去過濾雜音,
這樣價值投資才不會無所適從,市場研究也一樣。 "_馮柳

感想
平時通勤時或開長途車時,
總會聽著有聲書摘要或一些深度的觀點,
來提振開車想睡的精神。
馮柳的觀念已經聽至少10次以上了,
雖無法清楚掌握全貌,但已十分受用。

選擇介入與否時,我先考慮自己介入時的優勢在哪,
尤其在面對消息或大利多的那種資訊傳來時,
我就不輕易介入,甚至燃起懷疑心態。
主要時來自過往經驗,
曾因聽信謠言,如大訂單等市場尚未發酵的訊息,而所為的操作,
績效往往不佳,甚至虧錢居多。

進一步反省,
才明白自己沒有能力覆核訊息的有效性,
以及判斷該資訊被反應的程度,

加入不公平的賽局的結果,
往往只會使自己暴露在變成最後一隻鼠的風險上。

我希望自己能站在公平的環境中,感知大眾的情緒反應,
輔以週期的角度,來判斷後續演繹的可行性,
然後以逸待勞,才是我可著墨的重點。

報酬率的提升,有時候不是因為自己多做甚麼,而是來自於少做甚麼;
更多時候,應該做的,是放下自己因坐著等而無所適從的不安。

大眾的爭先恐後

“在槍炮戰火中買進,在悠揚音樂中賣出“_托蘭尼
“我很少關心股票會不會漲,還有多大空間,
我更多的是考慮哪個更安全,有更安全的就替換掉。
賣掉的股票又繼續漲了很多,主要是因為我不停地去換更安全的股票,
享受不到後面的那一段漲幅,而且因為知道自己肯定逃不掉熊市,
所以平時的持倉就會更保守。...
當我是弱者的時候,我一定是分散投資的,當我感覺是強者的時候會集中。
一間公司股票持有很久之後,我可能變成強者,
這時候可以去做真正的逆向,去做觀點的交換,而弱者做的只是假逆向而已。 "_馮柳

感想
YTD+37.7%惹,有別於去年的集中,今年強調的是分散、安全,
除了看到大眾爭先恐後的解定存投奔市場以外,
也暫時找不到確定性高和賠率好的標的。
現在這種盤,讓我感覺自己越來越像個弱者...

2024年3月17日 星期日

擦鞋童都在聊AI

 "補教業的行業消費特性,為一次預付整個課程的費用,
並非每次上課前付款。補教業預收學員的學費,
屬於「預收收入」,會計項目為「合約負債」,
隨著時間的經過,逐漸轉列為「營業收入」。...
當經濟越不景氣,失業率越高,勞工的薪資越低,
有意願考公職的人數就越多。...
除此之外,由於中國大陸經濟快速起飛,
有越來越多台灣勞工往對岸發展,
2019年智基新增大陸法考業務(法律專業人士)、大陸註冊會計師業務,
考生報名情況相當踴躍。...
我看過很多人,「年輕時想用健康換取金錢,年邁時再用金錢換取健康」,
到頭來白忙一場,徒勞無功。希望大家在教育子女時,
盡量順著他們的興趣發展,當學霸不見得比較快樂。..."
source:華冠投顧-丁彥鈞

source: 公務員不再搶破頭


source: goodinfo


感想
雖然市場逐步萎縮,但智基營收仍持續受惠台灣人考性堅強以及share gain的趨勢...
失業率創歷年新低之下,或許對其招生尚屬不利。

反著想,若民間景氣降溫,或許是個不錯的防禦類股。
會考慮在景氣過熱時布局,或能抵禦可能的寒冬。

最近和朋友聊到,我在關注電信股等防禦類的股票,
不知道會不會太邊緣...
畢竟擦鞋童都在聊AI的市況之下,
到底還有多少利潤可圖,尚且未知...

2024年3月14日 星期四

拿人手短

最近看到某投信對航運的評析,摘要如下:
"航運公司公布稅後淨利YoY-89.43%...我們推薦航運...
預估2024年EPS YoY-26.2%...看好營運回溫,我們維持正向看法。"

感想
預估YoY-26.2%...怎麼有辦法保持正向看法...
難道是為了要發高股息ETF護航?

真的辛苦這位研究員了,寫這麼矛盾的評論,感覺是無聲的抗議...

2024年3月12日 星期二

為自己的決策負責

我寫看法、投資想法等,
都是我自己要給自己反省檢討、腦補用的,
並沒有說一定看好甚麼或看壞甚麼。

如果看了有心得有想法,我替你歡喜。

每個人都應該要為自己的買賣決策負責,
所以該不該買賣的問題,是自己的功課,
我沒辦法幫忙寫。

引用艦長常講的話:「如果你與我看法不同,
你肯定是對的千萬不要被我影響。」

說真的投資也不用這麼辛苦啦,0050無腦買今年ytd就15%了,

喔對了最好買市值加權的,
買甚麼高股息、高殖利率之類的東西,最好小心...

就統計上來說,高股息、高殖利率因子,
對報酬率只會扣分不會加分,
我數學不好,請自行找資料確認,
從質性上來說,殖利率會飆高,
通常就是盈餘在高點,
以至於宣告股利不錯,
但股價崩一段後產生的結果,
故常不小心就選到景氣循環股,
而且是向下循環的那種,

聰明人都知道景氣要往低谷去了,當然先跑一波,
反而高股息、高殖利率ETF當成是寶,變成扎實的接盤俠。

當然還是在再次引用艦長的話:
「如果你與我看法不同,你肯定是對的千萬不要被我影響。」

source: google 0050

2024年3月5日 星期二

庫存回補VS AI

"手機晶片成長主要來自庫存回補,到今年上半年可能趨緩,
看DDIC的模式,去年上半年開始復甦,
到去年第三季高點後,第四季就開始回落,
手機可能走類似的模式。
庫存回補完能不能成長,要看終端需求,目前看起來很微弱...
未來還是看高階手機的滲透率驅動,
三星手機導入AI賣的還不錯,所以其他品牌可能互相模仿導入,
或成為手機晶片的動能,
因為AI要驅動主要由算力提升和記憶體加強來滿足,
所以AP和dram可能比較好。
Safari 被稱為新時代的IE..."
source:財報狗


感想
若真的AI導入,或可能持續驅動AP和dram,
另外apple習慣玩後發先至,擠牙膏式的銷售策略,
可能因為華為回歸,掉市佔率的風險增溫,而提高升級的誘因,
從近期結束閉門造車,改投AI的動作來看,
或許可以看出端倪。
總之AI掏金,還是賣鏟子的比較穩。
然不可不小心下半年,
尤其科技產業的PE墊高,
somehow price未來幾季甚至幾年的成長,
或許降科技股配置,
來避免一些成長不如預期而修正的風險,
會是我下半年的主軸。

2024年2月28日 星期三

複習的好處-以京城銀為例

原本就有追蹤京城銀,但沒想要認真布局,
在1月底左右,回顧完京城銀去年的法說後,就隨手memo:
「一家沒有虧損紀錄的公司,PB竟然低於1倍,PE也不到10倍,
對照其他的peer,有的負債比更高,甚至負債比墊高之下,
ROE還表現的更平庸,市場給的PE 竟還有12倍,真有趣....呵

說資產品質差嗎? 過往壞帳情形也不多見,隨fed降息機率墊高,
手上的金融資產re-rate的機率也在上升,更別提今年宣告股利可能創高了。」

直到最近讀了阿傑前輩smart智富專訪,看到他與幾位曾經上過這本雜誌的贏家聊天,
於是起了想複習過去這些贏家獨立專訪的念頭。

進而看了2016年1月smart智富專訪里歐和二兩的篇章,
二兩大的風格是衡量式配置且多空都高持股,
盡量讓投資組合本益比低於大盤,
輔以空頭時買進成長股,多頭時買進防禦股,
用如此的方式來控制風險,以應對多空世局。

另外發現二兩大在當時的展望是偏保守,並且看到他當時的持股,
比重高的有AM、醫療和一些民生外,更納入了上海商銀為第三大持股,

我反思,如果市場開始risk on,而我想risk off之下,
是否也應該配置點防禦型的個股如銀行股?

但看了台灣銀行股中,只有京城銀ROE比較亮眼,
正好他somehow有些低估,
在觀察名單中,賺賠比排行前幾名,
未來又有股利殖利率創新高的催化,
想了想,京城銀或許不錯,
於是開始減持台積電,布局京城銀。

其實京城銀股利殖利率可能創新高,早已是公開資訊,
只是市場太緊盯AI了,非AI的產業相對被冷落,進而提供了有趣的機會。

印象中,總太曾因宣告股利殖利率創高,催化了一波..
不知道京城銀會不會重演一次,真期待ㄎ
當然該怎麼買賣,請自行判斷。

本文所有投資訊息,皆屬個人分析、整理或檢討用,
並無推介或反推介股票之意圖,
亦無預測或企圖影響股價之意圖,
讀者不應僅仰賴本人觀點作決策,
本人亦不對讀者依據本人觀點,
所為之操作結果,負任何責任。

intel市值被nvda超越

"如果你是在經營一家企業,你必須體認到,
任何正規計畫都無法預期這種變化。
這是否就表示你不需計畫呢?絕對不是。
你所需要的,是像消防隊那樣子做計畫:
防隊沒有辦法預測下一場火災會在哪裡發生,
因此必須建立一個活力充沛、效率卓越的團隊
除因應日常的意外之外,也能夠及時處理不可預期的災害。
了解策略轉折點的性質及處置它的方法,將有助於你保障自己公司的健全。
領導你的公司避開傷害,並使公司處於能夠在新形勢中欣欣向榮的狀態,
正是你的職責。而且,除了你,沒有人做得到。"
摘自《10倍速時代》,作者安迪‧葛洛夫,intel創辦人。

感想
不知道是不是intel優勢太久了,
忘記偏執狂精神,忘記如何辨識策略轉折點,
進而錯失幾次能夠回防的機會?
看到一家偉大的企業殞落,不勝唏噓..

2024年2月14日 星期三

是必然還是偶然

今天老婆傳了台積電創新高的新聞給我,剛好順便檢視投組,YTD已經19%,

我想檢討一下台積電的倉位能賺錢,是必然還是偶然?
如果看完勝出這本書或諸多價值投資的書籍,
應該就不難理解,如何將他人眼中的偶然,
實現成屬於自己的必然。

趁現在還記得,把自己的邏輯順一下:

1. 半導體週期性明顯,平均2年循環一次。
起初覺得環球晶低估,所以才想去研究,以至於想花時間去認識整個半導體的產業,
元大的台積電報告以及曲博的YT
大概可以整理一些想法: 半導體週期性明顯,平均2年循環一次,
即使如此半導體的產值仍持續成長,而且產業份額有越來越集中的趨勢,
進而使既存玩家可分到的利潤逐年提高。

2. 那成長會停滯嗎?
機率偏低,因為資料處理量越來越大但處理速度要更快且更省電的需求不變,
故縱然終端硬體衰退,每單位產品的矽含金量仍在提升,
更遑論有新的應用持續問世如自動駕駛、AI、機器人等,
都持續驅動半導體產業成長。
劃分更細一點,能做到先進晶片的玩家只剩三家,
其中就台積電最有優勢,也因為寡占的關係,台積電才能展現議價權,年年抬價。

3.那漲價趨勢會停滯嗎?
去看看輝達、AMD、蘋果的毛利率,
晶片佔其產品成本不高,
但只要稍有不慎,或將影響其產品品質,
而且其他同業產能和品質也追不上台積電,
客戶選擇不多,應該會買單買的心甘情願。

小結一下,可看出台積電是有好生意的好公司,
現前的衰退,或許僅是週期低谷所致,
並不影響其長期成長趨勢,而且這是眾所皆知的事情。

故問題範圍縮小了,這周期何時會結束? 按照過去經驗可能兩年。
但看到下游HPC客戶不講武德瘋漲、不斷調高展望,
加之手機端客戶持續提升先進晶片的應用,
判斷兩大產品需求應該會比預期還早回溫。

領先指標早已好轉,但股價卻沒跟上?
這些資訊眾所皆知,但不知道為何,市場好像看不到,
列舉討論度較高的一些問題如地緣政治風險、利率高漲風險、甚至良率差等,
進一步思考這些問題:
如地緣風險,確實難以避免,但如果地緣風險真這麼嚴重的話,
為何台股中的緯創、廣達等等總部都在台灣的伺服器公司會漲兩三倍?
又說利率高漲,有影響評價的風險,若是如此,
為何台股中的緯創、廣達等等伺服器公司的本益比會突破歷史區間,上到20-30倍?
更別提良率差的謠言了,如果回顧歷史,良率差的通常不是台積電。

判斷眾多問題,對台積電的經濟實質影響不大,都是短期雜訊而已,
但眾人好像不以為意,
身旁人問我要買啥,我一律都回答台積電,多數的回應不是笑笑,
不然就是認為景氣不好,不要投資,
再去翻翻ptt看多台積電的發文,不是謾罵就是被笑,
媒體亦推波助瀾,持續渲染悲觀訊息,樂賺流量,
畢竟風向是悲觀,寫樂觀的東西很難獲得掌聲。

如此高關注度低購買度的公司,很可能是難得一遇的機會。

既然市場持續用暫時的谷底,直線外推,認為復甦遙遙無期,
而忽視已經好轉的領先指標,乃至於不敢花一點想像力,
想像若台積電在正常產能利用率之下,
正常的本益比及EPS會是多少,
如此悲觀下,反市場而行,或許是勝率高的選擇,
因為台積電是我可比較標的中,最為確定、賺賠比最佳的標的,
故我選擇持續加碼,直到市場氣氛開始轉向時,台積電已佔我組合的60%。

我想自己在台積電的投資上,沒有資訊優勢或者任何優勢,
但能做出一點差異,是甚麼原因呢? 
主要就是利用市場的無效率,
善用市場還在裝睡的這一點去布局而已。

在他人悲觀時選擇更有耐心,
在雜訊漫天時,選擇閱讀書籍、複習贏家思維、按表操課,
選擇不人云亦云,或許就是我的優勢吧。

2024年2月5日 星期一

世界越快,心,則慢。

「競爭策略所講究的,就是要與眾不同,
就是要刻意選擇一套不同的活動,
來提供一套獨特的價值。」_麥可.波特
《指數革命》提到為何市場難以擊敗的原因,
因為持續有更多的聰明人、更好個設備、更快的資訊使用效率,
都讓參與者難以獲得超額報酬。
若將投資視為一個產業,那該如何能持續創造報酬?
誠如波特講得,必須要一定程度的與眾不同。

「策略是在競爭時有所取捨。
策略的本質就是選擇什麼是你不要做的。」
_麥可.波特

當對手都在想辦法比效率時,心態上反而應該慢下來,
想想甚麼是不變的?
從歷史長遠的洪流來看,人性是不變的,始終在貪婪與恐懼間擺盪。
想想對手做不到甚麼? 
因為資訊氾濫、交易速度持續增快,使的組織容易短視近利。
甚至是容易做錯甚麼?
或可能為提高績效,而加大槓桿去賺取容錯率小的交易,
乃至於看錯時,產生連鎖停損效應。

當初略認識對手的獲利方式及所冒的風險後,
或許就不難想到自己能在何處做出差異了。

馮柳:「所以我會找風險點,找大得失的所在,找能夠把聰明人嚇傻的時候。
我不要求自己很高明,因為要做高明的判斷太難了,
我只是儘量讓自己不被得失牽引,做個局外的旁觀者。
一個公司再好,如果沒有風險點、擔憂點,我都很少去介入。
我希望去承擔風險和不確定性,我沒有能力掙智力跟水平的錢,
但我願意承擔風險,聰明人太多,願意承擔風險的人不多。」
誠如馮柳所言,不一定要去從眾,去比設備、比效率,
而是用長期觀點、局外人的視角、甚至用遊戲常有的上帝視角,
去欣賞這些角鬥士演戲,或許就能避免自己陷於的市場情緒中,
然後等他們嚇傻的時候買入,
並等他們瘋狂的時候,賣給他們。

試著轉換思維、一定程度的逆眾而行,
或許就能創造自己獨有的價值流程。

2024年2月1日 星期四

投資要懂逆向工程

 "我相信自己在巔峰時期可以擊敗James,
但Kobe除外,因為他偷了我所有的籃球技巧"
_Michael Jordan

看投資高手專訪提到決策買賣時,
我會試著揣摩自己是他們,逆向工程他們的決策流程,
試想當下的情境,如何決策。
進而優化自己的決策流程。

Smart智富常會有高手的經驗談,就是不錯的起點。
自己在大學時就受到同學鼓勵,開始不定期閱讀這本雜誌,
我通常讀完後,會去揣摩高手分享的經驗,
並找高手推薦的書籍讀物來閱讀,
進而再從這些書籍讀物中去找出可揣摩的對象,
然後逆向工程他們的決策,
一步一步改造自己的思維模式並建立模板。
進而強化自己的心智。

也不用怕這些投入沒有用,
因為股市是常常重演類似事件的地方,
平時累積的模板,很容易就用得上。
練習到最後,會發現自己在遇到情境來時,
不用想太多,也能做出類似的動作。
例如smart智富有專訪Mike醫生,
他在疫情時買額溫槍股時,會去查額溫槍到貨狀況,
當作自己決策的依據之一,
我同樣在那時候買豪展,
每天無聊就去刷亞馬遜、target等網站,
看看到貨日期有沒有再縮短,作為領先指標。
後來讀了他的分享,才發現原來我們在做類似的事情。

投資沒有甚麼創新,都互相模仿而已,
只是價值投資是相對好複製又能獲利的技術之一,
難處就是性格上要能不怕磨,比對手多點耐心。

端看自己願不願意花時間,犧牲玩樂、休息,
腳踏實地的模仿,然後檢視哪裡還做不圓滿,
離典範還有多遠,並尋求改善。
聽或看一次不懂,就兩次或三次,或十次。
直到自己能得心應手,在類似情境,能做出相應的決策為止。

庫存天數下滑的行情

因庫存天數下滑,而帶動均值回歸行情,
在IC設計已經演過一次,
同樣的故事會在自行車上重現輝煌嗎?

2024年1月26日 星期五

如何在不公平中勝出

 "羅納.瑞德出生在美國佛蒙特州的鄉下,是全家第一位高中畢業生;更讓人印象深刻的事情是,他每天都得在路上招手搭便車上學。
瑞德在一間加油站修車二十五年,也在大型連鎖百貨公司傑西潘尼(JCPenney)打掃十七年。他在三十八歲那年花了一萬兩千美元買下一間兩房的屋子,在那裡度過剩下的人生。
五十歲那年,他成了鰥夫,終身沒有再娶。一名朋友回憶往事時說到,他主要的嗜好就是砍柴。二○一四年,瑞德去世,享年九十二歲。正是這一年,這名謙和內斂的鄉下警衛成為國際新聞的頭條人物。二○一四年,美國有兩百八十一萬三千五百零三人死亡,在這些人中,只有不到四千人的淨資產超過八百萬美元,而羅納.瑞德正是其中之一。這名前任警衛在遺囑中把兩百萬美元留給幾名繼子,其餘超過六百萬美元全數捐給當地的醫院和圖書館。

瑞德身旁的熟人都很困惑,不知道他的錢究竟是怎麼得來的?
後來才知道其中根本沒有什麼祕密。他既沒有中樂透,也沒有繼承遺產。
瑞德省吃儉用,然後把錢投資在績優股上。接下來他只是耐心等待幾十年,就這樣將微薄的存款滾到超過八百萬美元。就這麼簡單。他從警衛搖身一變成為慈善家。

哈佛大學企業管理碩士(MBA)畢業的富斯康是美林證券(Merrill Lynch)的高階經理人。
他在金融業的工作做得有聲有色,四十多歲就早早退休,轉行成為慈善家。
財經雜誌《克萊恩》(Crain's)還曾把他選為「四十位四十歲以下精英」(40 under 40)的成功商業人士。但是沒過多久,富斯康就跟拿金幣打水漂的科技新貴一樣身敗名裂。二○○○年代中期, 富斯康借很多錢來擴建位於康乃狄克州小鎮格林威治市(Greenwich)超過五百坪的豪宅,這幢豪宅裡有十一套衛浴設備、兩部電梯、兩座泳池、七間車庫,每個月光是維護費用就超過九萬美元。沒過多久,二○○八年金融危機爆發。

羅納.瑞德有的是耐心,理查.富斯康有的是貪心。
這一點正是讓兩個教育程度與經歷天差地別的人財富拉近的關鍵。

羅納.瑞德與理查.富斯康的例子會同時存在有兩個解釋。
第一,財務結果取決於運氣,不受才智與個人努力影響。
這句話某個程度來說沒有錯,而且本書稍後也會詳加闡述。
但是,第二點(而且我認為更普遍的情況)是,財務成功不是硬科學,而是軟實力,
你的言行舉止比專業學識更重要。"
感想
投資市場本來就不公平,也不乏聰明又努力的人,但缺的是耐心的人,所以要這麼不公平的競賽中勝出,需要的是更有耐心。

2024年1月25日 星期四

忘記循環的教訓

"法則1:多數事物都有週期。
法則2:在其他人忘記法則1時,就是產生獲利和虧損的最大機會。"
_摘自 霍華馬克斯《投資最重要的事》第 8 章 : 注意景氣循環

最近在找鞋業的資料時發現,
2016年各家外資因百和有VR且鞋子展望不錯而給予極端的評價

回顧一下
2016年當時的時空背景: 
1.夏季奧運在巴西
2.被大眾塑造成VR元年

現在2024了,類似的事情正在發生:
1.夏季奧運在巴黎
2.apple vision pro即將上市

VR對百和貢獻尚未如鞋子大,僅是炒話題用的,
故應思考鞋子是否能好轉?

大眾的共識多認為已在去庫尾聲,
觀察多家網購平台,鞋的折扣促銷力道已減弱很多,
且推基本款的頁面漸少,新款的頁面漸多,
去庫尾聲的說法,somehow也得到應證,
既然是尾聲,自然就可期待冬去春來的願景,
更遑論奧運可能刺激鞋子潛在的異常需求了。
然這樣的想像似乎未反映在鞋業的業績表現上,
若誤將暫時的週期低谷視作永久延續,而失去耐心,
恐將錯過冬去春來的收穫喜悅。

2024年1月23日 星期二

專家的雜訊

 "轉向華爾街,臺積電股票的普遍評級是“強烈買入”,
基於五個“買入”評級,沒有“持有”評級以及“賣出”評級。
這些華爾街明星分析師們的平均目標股價爲138.60美元,接近臺積電歷史最高點,
意味着未來12個月22.6%的上漲潛力,最高目標價高達驚人的185美元。
另一個可能幫助臺積電股價漲勢戰勝反對者的因素是誘人的市盈率。
儘管該公司的盈利狀況相對強勁,但基於其股價走勢的過去一年市盈率僅僅爲22.3x,
這一數據遠低於整個美股半導體板塊30.6x的平均市盈率。
此外,該股的預期市盈率僅僅爲18.4x。
同樣重要的是要注意,臺積電低估值不僅僅是一個算術層面,
它還有可靠的指標支持。
例如,臺積電過去12個月的投資資本回報率(ROIC)高達21.04%。
這明顯高於美股半導體板塊僅僅2.6%的平均ROIC,
因此,臺積電估值可謂遠低於整個半導體板塊。"
感想
去年的地緣政治風險呢? 為什麼股價漲了就沒討論了?
去年的台積和今年的台積是不同間公司? 跨個年就脫胎換骨了嗎?
如果地緣政治風險是主要驅動因素,
我想緯創也不會漲四倍吧?
還是市場認為比起台積電,緯創更能抵抗地緣政治風險呀?

這些專家的建議,從長期來看幾乎都會成為雜訊,
而且跟著這些雜訊隨波逐流,不僅難賺錢,甚至還可能賠錢。
如何在面對雜訊可以不動心? 
就要對公司及資本市場有一定程度的
了解後思考,才能有主見、才能有信心,
進而養成對雜訊的抗性。

2024年1月21日 星期日

好生意與壞生意

 “芒格:
沃倫在很久以前就說過,好生意和壞生意之間的區別通常是,
好生意會做出一個又一個簡單的決定,
而壞生意會給你很難作出決定的可怕選擇。
如果你想要一個系統來區別好生意和壞生意,
只需看看哪個生意一次又一次地讓管理層煩惱就行。
比如對於我們來說,
決定在加州的新的購物中心開一家新的喜詩商店並不難,
很明顯,這將會成功。
另一方面,如果公司有很多艱難的決策擺在你的辦公桌上,
那通常說明這些企業運作得並不好”
source:巴菲特談兩種企業花錢的不同結果

感想
如果兩家或多家公司都有差不多的upside,
我寧可把錢壓住在好生意上,勝於賭壞生意好轉的可能。
誠如巴芒所說的,好生意要實現增值的機率遠高於壞生意,
而且時間是好生意的朋友,壞生意的敵人,
故好生意容易隨時間而增值,反之壞生意易隨時間而貶值。

職涯的選擇亦然,
好公司發展機會多,升遷加薪的機率也高,
壞公司發展機會少,令人氣餒的事情卻特多,
自己待過好公司和壞公司一點心得,呵…

載月明歸

「千尺絲綸直下垂,一波才動萬波隨;
夜靜水寒魚不食,滿船空載月明歸。」
—《五燈會元》卷五船居寓意 唐·德誠禪師

周末有幸到精舍聽法,聽到師父開示這首詩,
感覺意境真的很美,
主要講述待人處事上,容易遇到紛紛擾擾,
順境時快樂如意,逆境時擔憂恐懼等等,
如江水波動般擾動人心,情緒不受控制的擺盪。
但若能像絲綸一直往心中觀照自己的情緒,
明白沒有一物是不變的,萬事萬物就不值得執著了,
如此便能心安定住,降低外境自己的影響,
安定而後生智慧,就能如魚不上勾一樣,
不被境界誘惑而做出懊悔的事,
漸漸地自己的心如鏡一樣,
映照清澈明朗著滿月。

末學對佛法的理解,仍十分粗淺鄙陋。
尚未能如祖師大德一樣,如此透徹。

但此詩句的道理,若能用在投資上,
似乎也能有一定的安定作用,
明瞭好公司、好生意,高機率有豐富的回報,
更何況是用合理或低估的價位去適當的分散持有,
多了一層安全邊際保護,也降低了本金損失的風險。
有了此信念,讓我們在面對市場的紛擾時,
就不易隨之起舞,也更能心安自在。
亦能不易被誘惑而改變策略,
做出低品質的決策。

投資組合的市值,將隨時間而成長,
漸漸地就能滿載明朗月光,
達到配置的目標。

2024年1月18日 星期四

Where's the dead money?

預期成長20-25%,假設淨利率39%,
推EPS 38.9~40.6,推得forward PE 14~16X。
近5年PE平均21;均高26;均低16。
所以現在是合理還是低估?
是dead money還是控盤工具啊?

2024年1月16日 星期二

真的別把假設當結論...

看到某平台有人關心百和的言論,給出有別於看股價說多空的言論,
說到市場需求強勁的說法,真的不能認同... 

現在下游客戶頂多是去庫階段的尾聲,何來強勁? 
看看下游品牌業者的展望,並參考裕元(寶成在香港上市的公司)、豐泰、鈺齊等同業看法,
做double check,再來推論才有所本吧?
真的別把假設當結論...

補充百和另一個問題,就是財務成本墊高,
吃掉不少獲利,歸咎於過往兩年舉債擴張所致,
從百和的季報來看,利息成本從每季3500~3600萬元之間,
上升到每季1.6億元,足足上升了近4倍,
故假設本業利潤率不變之下,
要比過去多賺4倍的營收才能回到過往的利潤率表現,
短期要成長四倍近乎困難,故縱然營收回到過往水準,
未來利潤率應該也不會跟過去一樣好看,
但可以期待會比2023年好就是了。
我猜百和高機率會透過借新還舊去降利息,或是少配發現金股息,先以償債為主,如此體質才有機會好轉。
source: fugle

能力圈選股與資產配置

覺得能力圈選股這本書不錯,
是少數大篇幅討論投資組合配置的書。

早年看書主要偏重在如何選股和分析,
在知道組合配置才是影響投報率的關鍵因素後,
便化繁為簡,不再執著要深度研究股票,
而是改以用低估值買進優秀公司為原則,
並精進自己資產配置的能力為主,

在配置時會問自己為何要買?
為何現在買?
跟其他機會比起來如何?
要買多少?

其實優秀公司本身就有誘因和能力會隨時間增值,
不用刻意花很多時間關心,
投資人不用比公司經營層更懂他的產業、技術、產品,
而是要判斷這家公司的經營層值不值的信任,
是不是跟外部股東利益一致,估值是不是便宜就好。

過去總在想如何估盈餘模型,在細節上鑽牛角尖,
跟別人比短期的資訊戰,搞得灰頭土臉的,結果報酬率也沒比較好,

現在只抓關鍵驅動因素,
除了產業格局要好以外,
更開始關心經營者的格局,

最近自己花更多時間在練習觀察公司的經營者,
過去和現在的順逆境中經營層做了甚麼?為何不做甚麼? 
進而推導經營者的格局與決策是否有助於公司變得更強。

會想發展識人的能力,除了想補強這方面不足外,
也想在未來AI投資趨勢之下,做出點差異。

畢竟投資是很競爭的,誠如霍華馬克斯所說:
「你不可能做著跟別人一樣的事情,但卻期待表現比他們好。」

除了比別人更耐心,超前部署外,
也要發展出AI無法取代的能力才行。

補充關於資產配置的可參考:

2024年1月11日 星期四

怕jpg.?

巴菲特:每隔十年,烏雲就會布滿經濟天空,短暫會下黃金雨,
一旦黃金雨傾盆而下,我們必定衝出門外,帶著洗衣盆去裝 ,
而不是茶匙。

感想
隨科技進步,資訊反應速度變快,週期也會隨之縮短。
或許可以期待周期縮短成2年下一次黃金雨。

不知道為何大家這麼怕選舉、CPI墊高,
難道選舉完、CPI墊高之後,
大家就不穿鞋、不綁鞋帶、不騎腳踏車、不買晶片、不放高利貸了嗎?

2024年1月6日 星期六

投資越早越好

近期看到有朋友開始閱讀價值投資的書籍,
除了略感欣慰外,亦感到可惜,
感到可惜之處是,為何不早點開始?

投資越早開始的好處在於,
它是一個不斷試誤和累積複利的過程,
且在早期經濟壓力或資金不大時做投資,
即便犯錯了、虧損了或報酬率很難看,
在絕對金額也不至於賠太多,
也因為年輕,尚能靠工作賺回損失。
反之亦然,年紀大了去投入,相對的失敗風險也高了,
更別提不知道如何辨識或控制風險了⋯

過了試誤階段,投資逐步走上正軌後,
就會開始享受隨時間帶來的複利效果,
投入同樣金額,賺取10%年報酬率前提下,
複利5年和複利10年,五年差距就有61%的差距,
換句話說,更早複利的人,財產會其他人多61%。

但現在才開始還來的及嗎?
絕對來得及,只是方式要正確,
最好就投資指數基金,
長期持有並適當的配置,
不用花太多時間學習如何投資,
就能享受到經濟成長帶來的複利效果。

最好也別跟他人比較,
賺好自己能賺的錢就好,
因為你並不知道他人爆賺的背後,
承擔了什麼風險,如策略失效的風險、看錯的風險;
以及如何控制風險,如資產配置分散、放空避險,

貿然嘗試,很大的機率會賠錢,
這也是為什麼,我很討厭跟別人無腦跟的原因。

另外最悲劇的就是,將錢交給詐騙集團,
能穩穩賺到10%或甚至更高報酬率的操盤人,
大部分都很貴,很稀有,而且替自己服務居多,
少有誘因會開群組討好散戶
所以每當有人告訴你投資群保證獲利幾趴啥的,
不是騙子、就是騙子,
因為投資的本質就是不確定,沒有保證和絕對的事。

看法被抄

最近發現自己的看法被抄走,真有趣。
投資本來就沒有啥創新沒啥專利,
法人圈看法也是抄來抄去的,
但市場是殘酷的,
後者認同前者的看法而作為,
無異是在幫前者抬轎,
所以最重要的還是要有自己的中心思想,
自主判斷這個看法共識,已在市場反應多少了,
不然辛苦到最後很可能白忙一場。

2024年1月3日 星期三

總經盤又要來了嗎?

 殖利率曲線至今仍在倒掛。

Source: https://fred.stlouisfed.org/series/T10Y3M

每次倒掛都會誘發經濟衰退,主要是來自流動性緊縮影響。參照櫃買中心研究:
"殖利率曲線倒掛對實體經濟的衝擊,主要可能透過下列2個管道:
1. 透過銀行放款行為,間接影響實體經濟: 
銀行業大多係以吸收短期存款等方式,來融通其中、長期的放款與投資,
而當殖利率曲線倒掛時,隱含銀行業淨利差收益(NIM)恐將減少,
屆時銀行恐將會緊縮其放款條件,而造成市場流動性緊縮,進而影響實體經濟發展。
2. 金融市場自我實現,衝擊實體經濟:
當殖利率曲線倒掛,金融市場參與者因擔憂經濟恐有陷於衰退的疑慮,
減持風險性資產,將進而影響到實體企業的籌融資,對實體經濟造成衝擊。

從過去歷史經驗來看,自從 1960年起美國總共經歷 9次經濟衰退,
同期間3個月與10年期公債殖利率曲線出現過9次倒掛的現象,
而殖利率曲線倒掛正確預測經濟衰退的次數為8次,
而經濟衰退前殖利率曲線未發生倒掛的次數則有1次,
另外,殖利率曲線發生倒掛但經濟未出現衰退亦為1次,
發生於1960年代中期,當時美國經濟成長僅放緩但未出現衰退,
因此從過去的歷史經驗來看,美國殖利率曲線倒掛與經濟衰退之間具有高度的相關性。"


流動性至今沒有出問題主要是ONRP?
M平方podcast受益良多,相關內容摘要如下:
"主要是ONRP  起了緩衝作用,銀行有過多的資金存在這裡,
但這筆從2023年初的兩兆降至年底的八千億,
假設以每月兩千億的減少,將在2024年四月用盡,
屆時可能轉成從存款準備金流出,
若轉成銀行準備金流出,流動性風險就會升溫。
紐約聯儲預估存準滑落到三兆以下,流動性風險會提升,
2023年底約3.5兆,再接續ONRP花完後可能會開始動到存準,
或將在六月踩到三兆存準的紅線,
若沒有降息或停縮表的話,流動性可能出現壓力。
另外就是製造業景氣可能在2024H2步入高基期,有動能續航壓力。”

感想
殖利率曲線倒掛開始從2022年10月底開始倒掛,至今已經15個月。
這麼久沒爆,原來是ONRP緩衝著呀?
3m/10y 殖利率倒掛預示衰退鮮有失準(如2000年網路泡沫、2008金融風暴),
就統計發生在倒掛後24個月之內即可能出現嚴重衰退,

因流動性還算充裕,領先指標美國銀行存準若低於3兆元,
可能就會出現流動性問題,而根據M平方預測可能在今年年中就會踩到3兆紅線。
流動性緊縮的issue 看來不好躲…
高基期看來也不好躲,這次手機換完,不知何時才要再換了,
2024下半年或遇多事之秋?

2024年1月2日 星期二

好久沒回頭看散裝了

關於散裝的一點murmur
我常參考這個船訊,有時候會分享Clarksons 對dry bulk的看法,
另外交船到下水,我聽到的說法是3年,船東在景氣很差時,
會想辦法刁難船廠使他們延後下水(聽說希臘船東常做這件事),
因為船製造很複雜,所以有很多地方可以抓毛病。
然近幾年因船廠陸續倒閉整併,又遇到貨櫃航大好吃掉不少產能,
故未來兩年可能供給可能會持續縮減。
我抓的觀點槓桿支點:三個商品(糧鐵煤), 還有一個國家(中國)。
需求是否好轉,要看領先指標的中國,
其採購經理人指數、鋼鐵廠利用率能不能起來,
供需失衡條件之一的供給已經縮了,就看需求能不能奮起。
另因船東多舉債造船,故近兩年財務成本會吃掉不少獲利,
但景氣尚未明顯轉佳之下,要簽長約單(至少一年)的機率不高,
所以不好鎖租船的獲利。
我想散裝回溫,未來兩年應該可以走兩段,先是財務成本降,
然後再來是需求復甦,若看需求復甦則是看中國,
通常貨幣轉寬鬆到催化出實體需求好轉,大概需要兩季吧,我猜。

短線很容易?

看到不少短線的強者為了把功夫練到極致,導致視力受損,
千萬別以為短線很容易,除了要跟跑策略、手速快的強者比賽以外,
還要跟高頻的電腦比,要贏錢還真不容易…
在比較不少作波段、長投的前輩生活反而很愜意,時常旅行也不用盯盤。
最近也聽股癌分享,因為改變交易風格,生活變得比較舒適,躁動的心似乎少了。
看來做短贏錢的代價偏高,不僅賠了健康,更可能賠了生活。
一切都是取捨,我做短贏不來,慢慢賺還是比較適合我。

2024年1月1日 星期一

Charlie Munger語錄

「我經常會看到人們領先同儕,他們不是最聰明的,有時甚至不是最勤奮的,但他們是學習機器。他們每晚睡覺都比起床時聰明了一點...獲取普世的智慧,並付諸實踐。如果你的新行為令你暫時不受同儕歡迎,那就由得他們吧...對於一個人來說,如果你做了幾筆好的投資,然後坐視不理,那就有巨大的優勢:你付給經紀的錢更少。你聽的廢話少了。...
跟隨羊群只會讓你更接近平均收益。...
這個世界充滿愚蠢的賭徒,他們的表現不會像耐心的投資者一樣好。...
我不是靠追求平庸的機會而取得今天的成就。
_Charlie Munger

2023年12月26日 星期二

2023結算99%

大部分的漲幅都在上半年完成,下半年沒啥表現,
過第三季為了付車貸房貸,有提領一點來支應,
考慮提領後,有這樣的報酬率表現,好像該知足?
而幫家人顧的保守型風格帳戶分別也有37%及40%的報酬率。

下半年因為fed、總經壓力,大部分追蹤的股票都下挫,
有些股票原本不便宜突然變便宜了,
於是花了一些時間比較催化劑遠近、財務體質、賠率和換股。

回顧第三季時,隱約有覺得市場過分恐懼,但也不知道何時會消散,
故就降資買換現貨,也提高現金額度,想說慢慢找機會抄底。
彼時朋友跟我聊到鑫科搞併購,可能業績會翻倍(但股本也膨脹),
考量後,覺得鑫科或被營收成長催化,法說時又偏樂觀,
這種特殊時機或許可能提早反應,有不錯的漲幅。
故將電子倉位中的萬潤出清和部分現金餘額布到鑫科上,
也順便在14X元加倉一點台勝科。

到了第四季初,
發現長虹梧棲的長虹天擎建案會延遲到2024才認列,
想了想反正有賺到股利了,其體質、漲幅也不如台積,
就出清換台積,順便撿巨大。

我想按照供應鏈好轉的順序,晶圓廠會先於矽晶圓吧?
再比較體質、賠率,台積電似乎更優,
而且手上已有體質較好,估值更低的環球晶了,
就索性也把台勝科換到台積電,

結果沒想到就在環球晶開玩法說不久後..竟然比晶圓廠先開始飆,
反觀台積還在等電梯,表現也比美積電弱,
領先指標都好轉了,尼也落後太多了吧!!
事後發現11月的賣壓榜首都是台銀證,
好像跟國安基金出場有關,anyway低估就是hold,問就是等...

source:富邦證

後來到了第四季中,想了想鞋子也在地板,
而且論流動性、賠率、催化劑遠近、體質都比鑫科、桂盟更優,
就清倉換到鞋子上,順便撿美利達,
鞋子原本還跑的不錯的說,結果遇到nike財爆…
真是美好的聖誕禮物thanks🎁

再確定停止升息後,同時剛好環球晶漲上來了,
便減持部分阿晶換中租,期待在新的一年能有所表現。

還是會期待台積表現,
國安基金減光了,服器好轉,甚至安卓手機也在追加訂單,
外資也因台幣升值轉連買了,總該上電梯了吧?
別再說什麼GG是控盤工具、dead money的都市傳說了,
如果真的受前述原因影響,台積電也不會從三百漲上來,
基本面才是驅動市值變化的主要因素好嗎?
不知道能不能在除夕夜前,拯救到688T的大學長姐們?

看看自己可以在哪改善?
一 習慣集中、汰弱留強,
讓我賣飛不少股票,考慮2024年降低集中度。
     好像可以一點點體會馮柳說在賠率優先的體系中,時間是不值錢的道理。
     因很多時候催化劑會早於預期或晚於預期,難以正確捕捉,乾脆分散打,
     或許beta小一點外,該有漲幅也能吃到。
二 高估腳踏車回溫的速度,原本抓一年,沒想到更長,
     可以進入第四季的淡季在開始買。
三 確定
記憶體漲價後,再做矽晶圓,時效或許會更好。
四 別跟國安基金對做...

source:自行整理

2023年12月25日 星期一

財佈施的利益

前些日子看到有網友分享財佈施真實感應,
我自己有著深刻的體驗,
尚未修布施,學佛之前,自己常常賺不夠用,不小心就會當月光族,
也時常怨天尤人,覺得自己很衰,但我不想就這樣接受命運,
想說去算命、拜拜幹嘛的,結果都沒有改善。

誠如地藏經所述:「若遇竊盜者, 說貧窮苦楚報。...若遇慳吝者,說所求違願報。」

直到看了地藏經才知道,這是我過去造惡所感召的報應,
後來又讀到淨空法師說了凡四訓告訴大家命可以改,
不是向外求,而是靠自己斷惡修善。

那時心想,反正已經夠慘了,便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去做,
開始一天一遍地藏經、金剛經,隨手零錢捐,
然後利用通勤、走路時念佛等方式,來提升福報,
當時還被家人罵,都沒錢了還捐錢...

就這樣模仿了凡先生,一、兩年後,
我發現貴人開始變多,發票開始中獎,
更意外的是,自己工作能力和工作量沒有顯著提升,
但因為公司成長快速,我薪資也隨之調升,年終也變多。
在投資上也變得更順利,乃至於可以在1X元時買到航運三雄。

過去,有人跟我說,越佈施會越窮,我會半信半疑,
現在若有人跟我說,越布施會越窮,我絕對不以為然。
若量化我所做的布施以及能布施的能力,早已遠遠倍數於學習佛法之前,
但我不僅沒有更窮困,反而比過去,有著更富足的生活。

若要改變窮困,不是向外求,而是要懂得布施,
故越是窮困越是要懂得布施,種下善的種子,才能改變命運。

明君難求

搭電梯時,偶然聽到別間公司的人在聊,
他自己面試時被老闆畫的大餅給吸引,
結果開始上工後才發現,
老闆給的餅沒有甚麼內餡,
就像太陽餅少了太陽,老婆餅沒有老婆一樣,
吃了個寂寞。

不禁讓我想起過去的經歷,
明君真的可遇不可求,
進而對他起了同情,
也很慶幸我能遇到現在的老闆,
願意信任我,託付給我重任。

2023年12月24日 星期日

貨櫃行情要掉頭了嗎?

航運如果沒有看到明顯的供給(造船端)收縮,
或需求暴增(如中國好轉),
就不影響其大方向,供過於求。
像天氣或海盜的都是短期問題,
當巴拿馬運河開始下雨,或海盜問題解決,繞路問題就會結束。
歐美國家都有誘因抑制通膨,好不容易有抑制出一點成績,
決不能讓運價推升通膨,推測派軍艦護航的成本,應該比升息成本低,
所以護航會持續,至少到明年底吧?
明年開始貨櫃船會像下水餃一樣投入海中,屆時貨櫃可能會很辛苦,
散裝則是好一點,因為船廠產能大部分被貨櫃booking走,故供給縮很多。
只要亞洲房地產別再破底,基建續行的話,或許還有一點機會。

source:bloomberg

2023年12月21日 星期四

不知道豐泰再跟著shock啥:D

短評一下nike及豐泰
nike大力道精簡成本也不是第一次了,
縮編供應商對tier 1的豐泰market share上升不是好事嗎? 
而且footwear還是成長的,掉的是Apparel,
con call都說Jordan和跑鞋賣得很好,這些是由豐泰主力的產品,
更別提亞太和拉美增速了,很可能取代中國成為nike第三大市場...
明年又有奧運加持,對鞋類不悲觀拉~
不知道豐泰再跟著shock 啥... :D
看到這幾家地緣券商跟著一起當接盤俠,真是感動...
富邦特選高股息30(00900)手上豐泰近6500張剔除完,
或許籌碼沉澱狀況會好些。
source:Nike

source:財報狗、fugle
source:fugle

2023年12月20日 星期三

x86與arm

 "ARM處理器的能源效率超高,所產出的廢熱也相對比較低,這對於行動裝置很重要,因為可提升續航力,放在口袋內的裝備當然也不能太燙!這些特性對伺服器也很有幫助,因為有效排除廢熱,可提升伺服器的效能與穩定性。"

感想
今天早上開車聽股癌分享arm base的滲透率將提高,主要是能源效率超高上比X86表現優異,未來HPC走X86的可能會開始掉市佔率,進而推演,原本跟著intel吃香喝辣的供應鏈,若沒有arm的產品,可能會越來越辛苦。
為何intel會辛苦? 因為幾家半導體巨頭中,只剩他不認為arm具發展性。

當弱者的好處

 "馮柳認為,超額收益有兩種:一種是研究深度特別深,或者有先人一步的信息來源,這種人佔據了主動,能獲取一種超額收益;另外一種是,研究深度不足,也沒有信息來源,但善於「守拙」,等待聰明人犯大錯的時候,一擊制勝,獲取超額收益。馮柳是後者。...
所以我會找風險點,找大得失的所在,找能夠把聰明人嚇傻的時候。我不要求自己很高明,因為要做高明的判斷太難了,我只是儘量讓自己不被得失牽引,做個局外的旁觀者。...
一個公司再好,如果沒有風險點、擔憂點,我都很少去介入。我希望去承擔風險和不確定性,我沒有能力掙智力跟水平的錢,但我願意承擔風險,聰明人太多,願意承擔風險的人不多。...
當然,承擔風險的前提是風險被充分暴露與定價,我願意去承擔現實風險,但會迴避理論風險。當風險已成為現實,大家都在擔憂的時候,我會去積極承擔它,理論風險是在邏輯上、理論上有這種可能性,但大家認為它暫時不會發生。內心認為交易對手是正確的,對方認為它不好,我也同意,我只是去期待變化,只是因為其風險暴露了,可以不被傷害的去等待改變,這就是弱者體系。...
強者體系是你説差,但我認為好,你覺得貴但我覺得便宜,這才是真正的逆向,針鋒相對的觀點交換,有主見做大分歧。而弱者體系在大是大非的分歧面前,是要回避的,只能是尋找達成共識以後的改變契機而已。...
強者主動判斷。弱者接受強者的判斷,只是在風險暴露後,被動的等待改變、等待契機。"
source: 對馮柳訪談“弱者體系”等方法的理解

感想
之前聽過隱者分享投資做到最後會趨向減法,滿認同的,
過去嘗試過作短,追漲停隔日沖、當沖等交易,
最終還是沒有抄底來的舒適,
近日再重讀馮柳,越來越能明白弱者思維帶來的好處。
承認自己沒有資訊優勢、研究優勢,並將過去習慣先問會賺多少,
改先問會賠多少,介入時反覆自問,這個時候介入會受傷嗎?
受傷機率高嗎? 期望值為正嗎?
在最負面的時候去介入,降低受傷的機率,等待拐點出現,
或許就能接近勝兵先勝而後戰的境界吧。

BTW很多人誤會巴菲特說做投資以不要賠錢為原則的這句話,
但現實要不賠錢很難,這是甚麼道理呢?
我自己解讀是,要做期望值為正的交易,
也就是說假設賺錢賠錢機率各半的前提下,
賺錢的回報金額要遠大於賠錢的金額,
更別提在某些情境下,
賺錢的機率會遠大於賠錢的機率了。

2023年12月14日 星期四

高風險高報酬的機會與教訓

 "碧桂園類似2020的西方石油,當初西方石油也是一樣,收入不確定且有高槓桿,
有倒閉的風險,很高的機率這家公司會倒閉。...
當時西方石油本益比只有正常盈餘的一倍,現在碧桂園也是一樣本益比一倍,
作為投資人不用很詳細計算倒閉機率多少,知道它倒閉機率很高,
我們只能控制的是對他的曝險,假設持有10%都可。...
一年之後50%機率歸零,50%機率翻倍,拉長一點可能有等中國景氣復甦,
大家都想住好房子,營建公司大型的本益比7-8倍都是常態,
故可能有7-8倍的潛在漲幅。
公司經營層跟恆大不同,沒這麼浮誇,較為穩健,家族願意支持營運。"
感想
自己感覺碧桂園用5-10%小部位去own很還行,
但要不要買或買多少,須仰賴讀者自行判斷,風險自負。

分享今年錯失的高風險高報酬的機會,coinbase。
Coinbase也是面臨極高的風險(SEC訴訟),但機會在於加密貨幣雖不是貨幣,
但是可以用來套利的金融商品、支付的技術,
而且跨境轉匯速度遠比實體匯款快,成本又低,
而Coinbase可能有機會成為這趨勢合法的窗口,這是優勢,
當然商品不穩定容易被盜也是風險,
但我觀察到這些風險並未澆熄人們對加密貨幣交易的熱忱,
後來因考慮SEC訴訟可能拖久,所以就沒再繼續抱,於是就出清在3X元,
結果風險消弭後後至今股價已達150元,我真是蠢極了,措施5倍的報酬,
應該小部位去持有就好或許5%,至少來能貢獻整體組合20%的報酬率....
真是嚴重的教訓。

2023年12月13日 星期三

總經盤終於要結束了嗎?

摘要股乾爹節目分享的:「降息循環可能不用等到core PCE降到3%就會啟動,
股市在停止升息期間7次有5次上漲,再降息循環開始就會下跌,...
若就業數據放緩更加明顯,長天期國債利率還有下滑空間。」

感想
參考各家總經看法,覺得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可當作領先指標,
若是有連周增加可能就要擔心,但目前來看。
市場還是會預期明年是金髮女孩經濟,至少做多的風險已不如過去兩年大。
總經盤終於可以落幕了,
或許不會再看到fed開會那周,或是重要經濟數據公布前幾天,
市場就走弱的情形再現,或許吧,希望別再鬧了...
可以來關注利率敏感度高的且尚未反應完的產業囉~

2023年12月11日 星期一

法人的評價聽聽就好

環球晶在某券商出降目標價的報告後,就開始一路上漲突破600。
由此可見法人的評價聽聽就好。

機構有內規、短視的文化等包袱,即便掌握諸多資訊,也不見得準。
準確率反而跟丟硬幣差不多。

如果僅僅跟著機構升降價去做投資,
而不投入研究基本面,沒有自己的中心思想,
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容易白忙一場或者是賠錢...

2023年12月10日 星期日

理財教育的不足

真的滿希望在大學,甚至高中時,就有老師可以教我如何理財,
知道什麼才是正確投資,如何不會被金融詐騙等常識,
而不是為了應付考試拿成績,
去硬吞知識⋯

回想高中公民課,初步聽到關於基金的觀念,
當時我下課時還去請教老師什麼是基金、怎麼選,
他除了跟我說選基金的法則以外,
還鼓勵說:「你以後一定會比我更厲害,好好學。」
謝謝老師,願意的鼓勵學生去學習這些在升學考試不重要,
但卻影響人生很重要的事。

如果當時懂得用壓歲錢去投ETF,
而不是放郵局定存、或是買啥無聊的儲蓄險保單,
十年後可拿回的金額真的差異滿大的,以五萬元投資十年來看:
0050 假設年化報酬率10%,十年後可領129,687元;
郵局定存假設年利率2%,十年後可領60,949元;
儲蓄險保單假設年利率3%,十年後可領67,195元。
十年複利下來,股市收成就多了1倍的金額,
有沒有正確的理財觀念,最後可收穫的差異甚巨,
隨時間推移,只會差距會更大,這就是複利的力量。

2023年12月3日 星期日

整理市場對於利率的看法

今天看了元大投顧財金頻道-理財最錢線何時降息可以參考2007年。

我從這張圖衍生,目前美國民調是厭惡通膨為主流,
打通膨會成為拜登那一黨及另一黨的主要政策共識點,
又按照目前通膨降速來看,可能在明年下半年會到peak 也就是超過2.5%-3%之間,
fed好不容易打贏這一仗,不會重蹈1970年過早降息而再點燃通膨的教訓,
故實體政策面會持續打壓通膨,貨幣政策可能用高利率助攻,但也不會再調升了,
高利率維持整年的機率高,真的有必要降息也是明年Q4的事情了。

就利率衍生到行情,大體上來說停止升息階段,升息風險消彌,
且伴隨期待即將降息的催化,所以通常會先漲一波,
直到真的降息時,反而容易有sell the fact的賣壓出現,
而且降息往往預示著經濟將由盛轉衰,
後勢反而要更小心。

其中對於利率敏感度高、受到升息影響被打壓的族群,如科技、小股、耐久財等族群,
應該有望在明年走一波均質回歸。

知錯能改的Nike

 "為了與競爭對手 On 和 Hoka 競爭,Nike 推出了 LeBron 21 和 Ultrafly 等新款式..." source: 財報狗新聞 感想 認同JC財經所說的,消費者喜好通常一陣陣的, 風潮過後又會流行其他鞋款, nike不是第一次被打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