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4日 星期三

做決策的理由如果還不夠簡單,未必是一個最好的決策

最近再找書,發現李國飛的文字很有深度,摘要相關的訪談如下:

“簡單決策”是指在極其不確定的環境裡,發現了確定性特別強的東西,而且這個確定性,
是由很少的維度——通常是一兩個——的變化而確定的。
它和大家比較熟悉的“奧卡姆剃刀理論”類似。
這個理論對西方哲學和科學影響非常大,通常表述是“如無必要勿增實體”。
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理解的角度:一件事情發生了,如果有兩個或更多的解釋,哪個最可信?
需要假設最少的那個最有可能是最正確的,這其實是一個概率問題。
在我看來,你要做一個決策,理由如果還不足夠簡單,那麼就未必是一個最好的決策,
說不定是一個風險很高的決策。
不妨再等等看,繼續研究思考,直到你覺得比較簡單。

我理解巴菲特所做的決策都是“簡單決策”。
“簡單決策”聽起來非常簡單,但其實非常不簡單,
需要對事物的本質有非常深刻的認知,理解階段性哪些維度是主要矛盾。
巴菲特說他投資之所以做的不錯,是由於他只想跨越一英尺的欄杆,而不是挑戰自己跨越七英尺的欄杆。
他說有一個傳奇的棒球運動員擊球成功率非常高,是由於他只對非常適合他出擊的某些角度的球揮杆,簡單不?

《金剛經》說:“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可以理解為思考問題時,不要滿足於只看到表相,而是要穿透表相尋找緣起。
也就是事物之所以能夠成立的條件,這樣智慧覺性才能生起,這確實需要高度的理性。
我和理想汽車的李想也聊過,他們每年只出一款車, L7--L9 是同一種車的套娃遊戲,
這樣能大幅降低研發成本,學習的就是蘋果極度專注以及追求極致的方法論,
這是非常精深的思考。

有兩點非常重要,
一是領導人對一個公司成長是決定性的。
一個公司的進化,不可能超越領導人的進化。
第二個,提升活力,也就是熵減非常重要。
阿裡當時聚攏的是一批平凡的人,
但馬雲是厲害的老師,他建立了一個厲害的道場,提升了所有人的心力,
讓大家知道怎麼去做厲害的事。

當時我判斷地產未來一定會好,我買了萬科。
當時如果買入其他地產股,可能賺的更多,但重新給我一個選擇,我還是要買萬科。
因為我不知道未來地產會出什麼妖蛾子,而買一個最好的公司,你每天睡覺香的要死。

如果一個人在戰亂裡掙錢,是沒有幸福感可言的,
而價值投資,如果你覺得買入的邏輯是正確的,面對激烈波動,
就可以保持一個相對平靜的心,這種人生是有幸福感的。
不僅如此,你還可以很休閒。
有一個蓋茨的訪談,他說他去見巴菲特,
發現巴菲特的日程表裡,一個月裡只有四天有安排。
所以巴菲特每天都有大量時間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一個人每天忙得要死,以至沒有時間思考,是很難做好投資的。

2024年4月22日 星期一

查理孟格:我沒打算致富,我只想要財務獨立。

 “查理孟格:「我沒打算致富,我只想要財務獨立。」
塔雷伯:「真正的成功就是退出一場永無止境的競爭,調整自己的活動,但求心靈平靜。」
財務獨立並不意味著要停止工作,而是意味著只要你想要,
就可以在想要的時間和喜歡的人做喜歡的工作。"
source: 致富心態

感想
財務獨立,是我學投資的初心也是目標,至今仍未改變。
試著使自己升遷、優秀或頂尖,
都只是達到財務獨立的方法之一而已,
與其追求更高的收入、名聲、地位,
達到心理上的富足,
倒不如簡單的複利,簡單的活,
或許更容易在心理上獲得富足。

2024年4月18日 星期四

GG下修別人的展望

一早阿伯朋友就跟我說不要有壓力,
我其實有點困惑,壓力在哪?
是因為GG下修別人的展望,讓市場暴跌嗎?
明白市場運行的軌則,以及因應之道,好像也沒甚麼壓力?

畢竟不是第一次被GG下修展望,而遭遇賣壓了,
企業在成長的階段,本就不是線性而是充滿曲折的。

回想起前輩跟我分享的話:
「短期正常波動而已;如果你看好一間公司,業績短期不如意又如何?」
從歷史來看,即便競爭優勢顯著的公司,
仍不免遭遇短期的殺估值、殺業績,
我覺得只要不殺邏輯,或許還可以期待,

那GG邏輯是甚麼呢?
競爭優勢沒有改變(三爽都專機來拜碼頭、I公司外包)
而且矽含金量成長趨勢也沒有改變(AI應用還在深化中)
既然邏輯未變,那麼剩下的只是循環下的雜訊而已,
以上是個體的部分。

但要賺取正報酬,應該更關注的是,如何做好資產配置。
透過資產配置,可避免因短期個股波動的心神不寧,進而不損執行投資策略的信心
長期來說,也不會因個股損失,遭遇整體財富大幅縮水的窘境。

如何配置的細節就不贅述了,
請參考財報狗jeff訪談、約翰.聶夫談投資、
能力圈選股、彼得林區的書、巴菲特核心投資法,
以及歷年smart致富雜誌訪談...
如果連這一點書都不想看,建議直接做指數ETF,會輕鬆很多。

除了配置的技術外,使自己再投資機會不枯竭也很重要,
故平常建立觀察名單做比較是必要的,
透過比較,明白甚麼產業還在低估,甚麼已經高估,
然後衡量每單位報酬率,同時承擔多少的下跌損失,
進而配置相對安全,漲幅也還不錯的機會,
如此就不容易陷於個股氣氛的盲區。

回到GG,為何我看好GG還是減持他?
基於費雪賣股三要點,我減持的理由為:
1.估值已然從超便宜漲到接近合理(看好不是一定要抱到滿)
2.有更好的選擇(其他標的下檔損失更少,報酬率更優)
當然這是屬於我自己的觀點,
大眾有不同的資訊掌握能力或審慎的考量,
而做出不一樣的判斷,都是合理的,

那麼甚麼是合理的判斷?
是基於第二層思考,不受市場情緒牽引,
在自己能力圈內所為之判斷。

如果心理壓力很大,或是問甚麼是第二層思考,
請就做指數ETF吧,主動投資不適合你。

2024年4月10日 星期三

做個稱職的NPC

一早就被朋友問要買甚麼個股?

我回0050,
他追問我鴻海如何如何?
我還是回0050是適合你的標的,
我想明天他問我要買啥,
我一樣會回0050,
我這個NPC做的還算稱職吧?

幹嘛推坑別人買0050呢?
因為我不忍心看一個中老年人,
把好不容易存來的積蓄,
賠在根本不懂的東西上。


本部落格提及之所有投資訊息,皆屬個人分析、整理或檢討用,並無推介或反推介股票之意圖,亦無預測或企圖影響股價之意圖,讀者不應僅仰賴本人觀點作決策,本人亦不對讀者依據本人觀點,所為之操作結果,負任何責任。

2024年4月8日 星期一

幾霸昏的修練

好久沒有拿過幾霸昏了,
看來台積電這題猜的還不算差,
雖然過程不全然是好受的😅,
畢竟站在大眾的對立面,
需要不斷自我對話、找反證去對抗,
才能堅持本心。

記錄,除了自我勉勵外,
也是送給未來的我做為借鏡,

當有類似情境或機會出現時,
可以更自在的忽視雜音紛擾,
做正確的事。

也期待台積電除了拿第一名以外,
還能繼續拿進步獎。


阿齊的壓力測試

阿齊Q1營收不到30E
如果成本還是跟去年Q4一樣30E沒降的話,
財報可能會很醜?

過年和愚人節不是過了嗎? 
怎麼港覺阿齊還在放假? 

今天壓力測試..沒啥大波瀾,
反著想,堅定的holder看來還是很多,
更多恐怖的故事,應該都嚇不倒他們惹,
共識底築的還行?
就耐心慢慢慢慢等好轉吧~

算惹,至少阿百、阿泰同學成績還不錯啦,
鞋的倉庫兩好一壞,甚為欣慰。

2024年4月7日 星期日

正確的複利從小開始

"主動選股的前提就是父母必須要有完整的投資觀念與基本的選股能力,
如果覺得自己並不具備這種能力,挑選被動指數基金還是最好的選擇。
孩子有20以上年的時間可以等待,以大盤平均年化7%的保守數字來計算,
這平均的37萬若含股息再投入持續20年將可以成長為近200萬,
對一個20多歲的年輕人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基金..."

感想
正確的複利是一輩子的事,從小就要開始做起。

2024年4月3日 星期三

大學光法說20240329

2024費用率可能下降,這是公司目標。
整體營收可能yoy兩位數。
中國損平營收2億元/季,降價已經無發吸引客戶上門,
所以價格戰已經消彌,未來可能用多元化服務去做,
在中國,眼科手術主要還是會往醫院跑,
但診所仍有優勢,主要是較不繁瑣的掛號手續外,
亦能安排夜診,這是醫院難以做到的,相信就醫習慣會改變。
大學光關一個醫院據點並新開診所,主要是原來坪數太小,
找新點希望引進更多服務,
管理層看中國單點的回收年限,仍是樂觀的3-4年。
3月份中國營收已經回升,台式服務還是有吸引力,
因為殺價關係,管理層有被詢問是否收購經營不下去的點,
看起來有把一些小店洗出場,現在展店成本應該比前幾年還低。
台灣整體市場有749家眼科,大學光只有29家,還有空間,
未來會用300坪以上的店面去擴,主要是大坪數較有集客力。

感想

台灣2300萬人可以養29家大學眼科來看,
中國一線城市人口總合是幾倍台灣大,
然而現在才11個點,還是有很多腹地可以開發,
猜中國損平點2億元/季過後,
管理層可能開始再拓店,屆時的展望或能更明朗。

目前眼科手術滲透率仍低,公司的再投資機會仍多,
看來其競爭優勢、經營邏輯、長期賽道沒太大變化,
或許只是消費者遞延需求,造成短期的業績不確定性,
需多多觀察業績是否回溫。

科技放大了人性

 "塔雷伯認為世界之所以越來越不穩定,
是因為人類積極使用技術、計量模型、隨處可見的即時最佳化控制所造成的,
也就是當我們越想透過人為控制的手段來讓世界變得更好的同時,
也增加了極端事件發生的機率。黑天鵝事件無法預測,
但是我們能夠做的是將這個未知的風險擺在心上,做出行動。"

感想
循環的頻率並沒有受惠科技的進步而消弭,
反而大眾因資訊反應速度提升,加上槓上加槓,耐心降低等,
使得市場週期頻率有縮短的趨勢...
科技的進步,或許不一定能讓投資績效提升,
可確定的是,其成功放大了人性的貪婪和恐懼。

2024年4月2日 星期二

願買進高股息ETF者都能回本

 "我更多的是考慮哪個更安全,有更安全的就替換掉。
賣掉的股票又繼續漲了很多,主要是因為我不停地去換更安全的股票,
享受不到後面的那一段漲幅,而且因為知道自己肯定逃不掉熊市,
所以平時的持倉就會更保守。"_馮柳

持續出清漲高的持股,買進低潛在損失的股票。

高股息ETF這麼沒撐還破發,
好歹也漲回成本,讓大眾解套一下吧?
只能祈願買進高股息ETF者都能回本。

感覺解定存族fomo情緒可能轉為觀望,
高殖利率催化或暫告一段落?
情緒轉冷之下,提早放暑假也不錯~

overbooking again?

他有提到好公司(趨勢)和好股價是兩回事。
從被動元件缺貨、晶片缺貨、ABF缺貨、航運缺船等歷史事件,
對照現今的變壓器缺貨行情,總有歷史既視感。

市場似乎每每在高訂單能見度時, 所給出的超高估值,
反映的是市場的遠見,還是純粹大眾的fomo?
不知道市場有沒有想過,
在賺多少趴報酬率的樂觀假設下,
同步承擔了多少潛在的損失?

薯條三兄弟的大哥

薯條三兄弟中,只有大哥被狙擊, 感覺不太像法規異動等產業利空, 要說內部問題,壞帳啥的, 感覺有在風控資產的portfolio, 好像炸掉機率也低... 就算炸了又如何,又不是第一次被炸? 看看2014-2015吧, 現在週期地板,safe margin也夠擋了? 正常時期RO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