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被動元件被動到不行

不知道為何市場不buy in被動元件量漲價增的題材,
下游訂單都這麼firm了,不是該看明年了嗎?
整體依然在 price當下的低迷,
但被動元件法說會幾場下來,
人都滿多的,是高關注低購買的產業嗎?

2024年11月17日 星期日

配置的紀律

週六聽了股癌分享他在操作的紀律,
大致重點是:
雖然他也會買左側,越跌越買,
但他會將個股持倉上限控在20%,來防呆,
因為講求的是存活率,看對了,
過程賠光也是沒有用...

在我重倉受傷之後幾天聽到,宛若當頭棒喝,
即便自己看對了,但正義遲到了,那也沒有用
反省自己太貪,太癡了,
貪的是,希望更快更好的報酬率,以至於有釘孤支的行為,
癡的是,太過自信,以至於犯了最基本的錯誤。

我想給自己的規則是
1.決定好目標部位最高不超過30%。
2.先買到目標部位的一半後,剩下的部分則是緩加碼,
   下跌15~20%才會加倉,同時也降低加倉頻率,每周檢視一次,
   以因應左側的不確定性。



2024年11月14日 星期四

被動元件有點被動

 "展望2024年四季度,參考Techinsights數據,
我們預計蘋果端、安卓端全球出貨有望達8000萬臺、2.58億臺,同比-1%/+5%。...
安卓端,由於2024年安卓端主要品牌廠商旗艦機發布時間集中於四季度,
安卓鏈公司業務在三季度呈現近年來少有的旺季不旺狀態,
其中部分面臨2023年同期高基數的公司業績下滑壓力更大;
光學業務相關公司以及車載業務順利拓展的公司業績向好...
被動元件:被動元器件行業景氣度觸底反彈...
MLCC廠商稼動率持續走高並企穩。"

感想
安卓系在雙11銷量好像還行,中係被動元件廠感覺有撐?
可能不會如日系廠下修展望
(Q4 bb ratio <1,因為iphone下調訂單,還有GB200尚未放量,
以及歐美日系車節節敗退影響?)
中系廠為主的被動元件不知道能否因安卓銷量還可之下,
補庫需求優於預期?
華新科 P/B ratio都小於1了,看台幣貶成這樣,
Q4應該不易如去年一樣看到匯損了吧?

騎行熱轉冷

最近觀察到巨大財報開很爛,
但是他們家族的人開始買自家股票,
感覺這個存貨跌價損失,可能是洗大澡用的?
很巧的是,美利達老闆也開始買自家股票。
看了新聞,不少歐洲車商倒閉,
或許寒冬過去活下來的能share gain一波?
但這個催化時機不確定,
我猜最快要明年旺季來的時候才看的到,
目前p/b位階都來到歷史低了,
最重要的是共享單車之亂都沒這麼低!
就算騎行熱轉冷,也沒必要這麼激烈吧?

2024年11月11日 星期一

被意外擊敗

阿租這題讓我被擊敗,
原本10月盈餘,猜能穩妥妥的回溫或持平,
竟然來個增提呆帳的小機率事件,
導致市場又開始往更悲觀去想像...
沒想到客戶欠錢不還的意願這麼高呀?

反省這次摔跤的原因在於
1. 領先指標看太遠:
台灣CPI持續下滑、經濟成長;
中國比過去更加願意救市,財政擴張有助於貸款回溫,
上述的催化應有助阿租,預期轉趨樂觀,
後續也能因利差上來壞帳降,使營運好轉,進而催生右側動能,
peer江蘇金租也開始走升,或許中國市場沒想像糟?
猜阿租後續應該跟上?

沒想到大眾的拖欠還款的意願這麼高,
就大家還是擔心壞帳突襲來看,
好像只要盯延滯率有沒有降就好? 
感覺延滯率下滑在布局效率會更高...

2. 太過樂觀以至於重倉單一個股而受傷:
之前重倉台積電賺了一波,想說自己看法應該還行,
還是過度自信了,YTD原本還有2X%,瞬間只剩個位數,哀..

這一殺,直接降到covid的P/B,
只能期望風險想像跟著消彌了?

總結
依然看好其受惠降息&經濟回暖,有均值回歸的機會,
但目前尚無法估量市場情緒會怎麼跑,
故先停損一波降槓,保留現股部位,
後續再作觀察吧...
辜老闆能不能再像2015年一樣出來護盤,
救救溺水小股東們呢?

2024年11月7日 星期四

買鞋的錯

雖然今年是hoka、on、adidas的夯年,但按照過往經驗,
nike還是有反攻的機率,
因此壓注nike會有認錯回溫的行情,豐泰將因此受惠,
當時比較有信心的是Jordan鞋還有撐,
判斷豐泰再壞也就這樣,可以等。
沒想到的是,Jorda鞋在最新的財報公布後開始掉,
加上換CEO不給展望,預期策略調整需要再一段時間,
可能使豐泰的回溫時程延後,不確定性上升,
又剛好阿租的確定性一直提升(降息、延滯率升速放緩),
阿租更便宜,故索性停損豐泰,壓在阿租上。
回想今年初其實有看到鞋子即將回溫的需求,
原本有考慮志強,但錯在沒有買。
或許下次應該撒一籃子去買需求回溫題材,
而非執著於只買鈺齊、豐泰,
報酬率會更好些...

總結
nike回溫速度不如預期,
也低估了hoka、on、adidas流行動能延續力。

2024年10月31日 星期四

被動元件的亂想

雖然國巨在第四季保守,工控尤差,
進而帶賽類似品項的信昌電表現,
然細究與國巨不同之處,
是信昌電、華新科主要營收在亞洲,將使他們表現有別於peers。

國巨歐美工控差或許是因歐洲車系銷售差勁而影響工業支出,
美國則仍受高利率之害而支出保守,
皆使國巨近年併購的歐美子公司(工控、車用)表現不佳,
但反觀中國電車尤強且正侵蝕歐美車市占率,
加上中國灑幣財政支持較他國猛力之下,
或可讓低迷的中系廠商工業支出回溫,
帶動信昌電、華新科較他廠樂觀。
另再觀察台達電(乾坤)的被動元件展望保守,
或跟其iphone需求下修有關,
然反觀安卓手機,AI功能領先之下,表現相對亮眼,
反而可期待以亞洲客戶為主的華新科、信昌電表現超越其他peers。
一點亂猜,請別當真。

2024年10月17日 星期四

USB給價12X的邏輯?

 "中租表示,中國人民銀行為刺激當地經濟,
祭出寬鬆貨幣政策以降準、降息並進的方式,
意圖力保今年度中國GDP成長率在5%以上,
公司一方面可望受惠於中小企業景氣的回升復甦、
另一方面則有在當地取得資金成本下降,兩相來往之下,
在中國的營運成長力道將有機會觸底反彈。"

感想
1~9月 EPS YTD -6.6% 對比1~3月-17.2%、1~6月-8.5%,減幅趨緩中。
細看9月單月EPS yoy已持平,
後續未看先猜第三季法說guide樂觀的機率高。

USB的開始調升中概白馬的目標價,
在看多中概氣氛之下,
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在年底前看到
USB網媒轉向呢?
到現在還是看不懂
USB給價12X的邏輯...

唯有台積能超越台積?

 "台積電基本上已經可以壟斷整個晶圓代工市場,對於定價策略有沒有什麼看法?
定價策略會依據客戶的需求看法,共同商討定價策略。
台積電的毛利率或許比客戶高,但是你仔細看龍頭 AI 公司的毛利率,還是比台積電高。
當前晶圓代工已經進入 2.0 版本,不僅是代工,也要走入封裝,
雖然代工的市占率高,但考慮到封裝市場,
台積電的市佔率並不算特別高,所以討論反壟斷的議題,有點言之過早。"

感想
"獨占企業為自保而說謊。因為他們知道誇口壟斷會引來查核、
監管和抨擊。因此想要持續保有獨占利潤,
他們通常會誇大競爭,想辦法掩飾獨占地位。"
source: 從0到1

希望台積電用封裝產線掩護成功,不然等美國總統選舉完,
或將面臨司法調查風險了...
在三星和intel的先進製程演進上掉隊後,
台積電競爭壓力減輕,應該會開始壓ASML的設備價,
後續折舊壓力會減輕,有助於成本面改善。
(Q4都要摸到60%了,激進一點,長期有機會追上客戶NVDA嗎?)

也因為對手掉隊,資本支出密度續降機率高,payout ratio或再提升
或許能再看到各家sell side fomo上修潮吧?

但2025年上半年可能面臨基期風險,
上次PE 30不久就見高掰了...若再次看到可視為逃跑訊號?

2024年9月24日 星期二

從經典中找智慧

為何我敢繼續攤低中租?
因為有前例可循,也就是巴菲特買富國銀行的案例
不能說完全一樣,但至少有87%像:
1.同樣面臨經濟不景氣
2.同樣擁有優異的經營實績
3.同樣很便宜

在逆風時,與其聽信媒體民代等短期情緒的看法,
還不如多回顧經典案例,更容易做出智慧的決定。


2024年9月23日 星期一

削足適履

訂閱投資文章,應該適時檢討訂閱效益,
如質性方面,有無長知識學經驗,
量化上,有無真的讓自己能「長期賺錢」,
如果僅崇拜其對帳單、有多少台法拉利或課程收益破億,
那大可不必訂閱...
因為羨慕或忌妒是無助於達成財務目標的...

最終還是要回歸自己的本性,
找到適合自己可複利的招式。
若是花大錢買課程學不適合自己的操作方式,
只會徒增賠錢的機率而已..

2024年9月3日 星期二

韭菜的習性

今天早上朋友問我,最近股市要死不活的怎麼辦?
我心想,之前不就勸你要買要自己研究,不懂就不要碰...
現在問這種問題,不就表示沒有研究,做自己不懂的事嗎?
之前的建議聽不進去,現在的建議難道就聽得進去嗎...
唉..我還不忍心說出口,仍建議他0050繼續放長至少3年吧?
畢竟買指數就過去統計來看,買高或買低不太影響長期的報酬率。
9月確實難過,但禍福相倚,在低迷時繼續持有,
後續還是有機率否極泰來,但僅適用於指數,
個股就自已多判斷,自求多福了...
source:goodinof

2024年8月28日 星期三

裝睡

"法說會之後,根據優分析統計,法人平均對中租的未來獲利能力仍有信心,
並預測2024年和2025年的每股盈餘(EPS)將分別為15.68元和17.28元...
預期中租KY在走過這一波不景氣之後,
能從2022年的獲利高峰以每年約4.37%的速度增長至2026年的每股19.34元。
以今年(2024年)的EPS換算,
未來一年預估本益比為9.2倍。
若以2026年的每股盈餘換算,
長期預估本益比僅剩下7.5倍,不管用哪一年計算,
目前中租KY的本益比皆低於過去約12~13倍的歷史水準...
如果放款成長率一直低於信用成本上升的速度,
獲利就會被嚴重擠壓,這是一種「往未來看」的思維,
反之,在整體景氣週期向上的時候,中租的獲利增長率通常也較高。"
感想
看起來重點在何時改變市場預期,開始上修展望,
那就看延滯率何時降,延滯率要降,客戶要有錢,
客戶生意好轉才有錢還,
現在台灣景氣熱,借還款的氣氛已較去年好,
延滯率不也降給觀眾看了嗎?
大陸也不是不消費,只是降級消費,
投融端也在給補貼刺激,政策放水傳導需要時間,
但好歹也有個政策底了,這是宏觀的部分。

微觀其Q2財報,大陸地區應報導損益34E已yoy+3%,
就算考慮退稅效果2E人民幣加回做比較,
1~6月同期應報導損益就追平去年的71E了,
也就是說在不考慮退稅效果後,本業早已追平去年同期,
應證業績底成形。

再從Q2整體營業利益僅yoy-1%,便知谷底已過,
但市場無視數據好轉,依然給本益比8倍的估值,
搞得好像covid再現一樣恐慌,

真不知道是看到甚麼才能悲觀成這樣,
是賭再增提列壞帳的小機率事件發生嗎?
只能繼續感恩市場囉?

2024年8月27日 星期二

大報告的威力

資料看得多不一定代表能賺錢,
回想起指紋辨識剛起風時,
有家外資券商很用心,
看了一堆關於如何指紋辨識的論文,
進而深具信心,然後就給予領導廠商不低的評價,
結果沒幾年廠商就起起伏伏走下神壇...

有時候資料看得多,雖能加強自信,
但同時也增長心理面的執著,最後不一定能獲利...
而且就經驗來看,外資發厚重的大報告時,
趨勢可能也屆臨反轉點,
像2017年有某家外資評海邊公司是XX世界的整合者,
也寫了大報告去吹捧,結果海邊公司從百元跌到8X...

作為閱讀報告的人,應該多搭配估值去思考,
券商寫的東西,有多少已經反應,
後面的夢想漲幅,真的能cover掉不如預期時的風險嗎?

阿租update

數據上來看雖說不上有驚喜,但瑕不掩瑜。
或多或少跟上外部的經濟指標,
如貢獻獲利將近一半的台灣,
延滯率至少有下滑的跡象,
僅剩利差還沒好轉,
反觀大陸放款,利差有拉開,
雖延滯率仍上升,但升幅已趨緩。
若未來幾個月繼續維持7月eps 1.28水準,
阿租將可能從年減,轉成持平。
假設利差拉開+延滯率降+放貸規模升,
這三個條件具足,則不是只有持平而已。
即便法說不給guide ,
但從既有數據上,三條件正逐步達成中,
如此可能改變市場的預期,
即從價值股轉向成長股,
本益比或能再提升,形成戴維斯雙擊的機會?

2024年8月11日 星期日

被誤會的大薯

大家賣著差不多服務,
走著差不多的趨勢。
估值卻差很多…
本益比中租 10倍;裕融、和潤卻有15倍??
或許中國的經濟逆風,壓抑中租的業績獲利,確實也壓抑了期待,
但這也不是中租第一次令人擔心了,
上一次市場這麼怕是在2018的時候了;
更久之前,在2015也怕過一次,
但中租最後都用實力證明它能度過難關,
老實說我也不確定中國的獲利能否好轉,頂多只能確定這是一個底部了,
但我較能確定市場害怕的時候,多數風險也跟著消弭了...

source: 財報狗

2024年8月8日 星期四

豐泰好轉中

 "根據 Similarweb 數據,在奧運開幕第一周 (7 月 26 日至 8 月 1 日),
Nike 和 Puma 的官網瀏覽數量均有所增加,
而愛迪達、Hoka、On 的瀏覽量則比前一周有所下滑...
在 Nike 官網的瀏覽量中有 8.69 萬人購買產品,
而愛迪達官網的瀏覽量為 53.25 萬次,但僅有 3,600 人可能會購買產品。
Nike 財務長 Matthew Friend 曾在 6 月表示,
Nike 將在 2025 會計年度對面向消費者的活動再投資近 10 億美元,
其中包括產品發表,以及透過巴黎奧運期間的活動深化運動行銷組合。"
source: Nike搭上奧運熱潮 官網流量與產品銷量齊揚

感想
看來nike 首波回防還算不差?
豐泰也爬了頗久,營收終於上單月80億了,
單月EPS也在緩步上升中,
累計至7月EPS 3.55 yoy+44%。
期待回到或甚至超越2022年的水平。
即便表現比Q1及去年好,
但市場還是不buy in,
把股價修理得比Q1還低...
source: 整理自豐泰自結數


2024年8月6日 星期二

CCL的小老弟

 "從歷史數據來看,我們可以發現當銅價上漲時,
中低階CCL供應商的毛利率水平顯著下降,
而高階CCL在毛利率的反應上則相對有利。
其主要原因在於技術溢價部分,
低階CCL銅占比較高約40%-50%,
技術溢價占比約40%-50%,
而高階CCL銅占比約25%-30%,
技術溢價占比約70%-75%...
若以銅價上漲10%來看,
對低階CCL毛利率的影響約為2個百分點,
對高階CCL的影響約為0.5-0.8個百分點。"
source: CCL廠產品認證進度與銅價對於毛利率影響

檢討
原本以為小老弟會反映銅價漲幅或至少對銅做點hedge,
意外的竟然自己吞下成本端的飆漲,也沒甚麼轉嫁給客戶,
導致Q2毛利率被吃掉,看來Q2還是很弱之下,要反映成本不容易。
原本各家sell side都估15%左右,結果僅開出12%,
與預期差很多,感覺真差...
但有趣的是存貨跳增很多,上一次拉到這個規模是2021年時,
過去小老弟一直刻意壓存貨,保守的態度似乎有所轉變,
從營收趨勢來看應該是要備貨轉攻了,
如果銅價維持弱勢+營收規模上升+新品出貨,
毛利率可能在第三季第四季跳增,這是比較樂觀的想像,
但想像歸想像,可惜股票在財報開獎前,
就已經先在7月時被倒貨,
不知道有多少人已經先開圖了,
看來這攤水很深,不是我這種小人可以泳渡的,
還是退場自保為要...

2024年8月5日 星期一

單日大跌後的未來

今日台股及全球股市大跌,
尤其遇到日幣的轉向(資金回流還日債),致使大跌,預期實非理性,
然為避免維持率過低進行部分調整。
減持眼科、鞋子加碼租賃。
主要是看好中國及台灣景氣回溫,壞帳費用或將降低外。
歐美央行降息循環的領先指標,將使台灣央行跟進,讓利差好轉。

"小麥下跌時手中沒有小麥的人,小麥上漲時也不會有小麥。"_科斯托蘭尼
從過往單日暴跌的事件影響來看,感覺起來hold半年勝率頗高。
何時恐慌消化完畢仍是未知,但參考幾個指標KOL和從持股評價面來看,
高機率是殺過頭了,還是多點耐心等回吧~



檢討
看來下次再遇到市場預期拉滿時,
自己太貪婪了,如果保有彈性降槓桿,用現股去持有保有獲利,
或持現金部位多一點會是較好選擇
應該可以避開本次重傷(報酬率61%->1X%)。
因為大盤在高原期重挫時,很少有個股可以倖免,
而且又容易遇到原本很貴的優值股被錯殺,形成更好的加碼點。

2024年7月30日 星期二

capex需求築底回溫

歐美工業或因利率敏感,故不太敢capex,
但反著想或因降息,刺激一波遞延的capex出台。
參照德儀、意法、恩智浦等工業相關的產品展望,
皆有commend中國有落底跡象。
加之中國走老劇本,希望透過加大投資刺激經濟(例如近期的設備舊換新補貼),
或有利中系的cpex需求強於歐美。

capex需求少不了融資租賃->中租或已落底,甚至步向回溫。
在議中租,台灣的景氣步入紅燈,或也有助於融資租賃需求。
另變數在於台灣是否繼續升息,影響利差表現,
參照過往台灣升息都跟單美國來看,可將美升息視為領先指標,
或隨降息首發,讓市場轉向期待利差放大。

2024年7月28日 星期日

台股的轟颱尾

近期美股科技巨頭開財報雖表現尚佳,
但市場 price過高預期,反而先崩一波,
早已大砍科技倉位的我,原本還有點開心躲掉的說...

正期待行情輪動到非科技、低基期、低預期的個股,將有所表現之餘,
沒想到竟也跟著大夥一起被倒,真是無言...
高預期、颱風、換拜、CPI指數、FED開會...等,
諸如此類跟基本面較無關係的的情緒擾動,
難道非科技低基期低預期的族群,仍免不瞭集體被連坐嗎?
算了,還是低頭撿撿沒漲到但也是受惠AI的電子股...

2024年7月17日 星期三

川普投顧

市場因為激進言論而嚇到之餘,

難道忘了川普投顧,
曾施壓fed降息,直接送錢到國民帳戶的壯舉?
他說現在不降息,我猜是想留在他上任後再降息,
好trade一波財富泡泡吧?

話說科技股估值預期trade高、fomo成這樣,
修正一下好像也滿正常的?

2024年7月10日 星期三

farewell台積電

farewell台積電,但我還是有美股的TSM,
主要是再上檔空間要比夢想了,
如何捕捉更上方的報酬,我的性格難以駕馭,
但隱約覺得長線還可以期待,
故繼續以小倉位持有美股TSM,控風險。


source: fugle

2024年7月9日 星期二

update豐泰

自結24Q2 EPS 1.63元yoy+45%,尚在回復中。
只可惜遇到nike調整策略,市場預期將影響豐泰業績,
然豐泰是nike的first source,訂單能見度高,
照供應鏈管理的模式,
應該是先砍單second source,
故豐泰相對安全

或許大眾認為是結構性的問題,
亦即nike競爭優勢正衰敗,確實不無可能,
但目前的市場看起來僅反應其衰敗的可能,
卻未考慮nike將重拾優勢好轉的可能,
講可能就是尚未定案,
我想nike全球市佔率30%的優勢(研發、銷售力等),
很難短時間消失,現在下結論說輸還太早,
更遑論Nike沒熱銷產品的假設了,
是否該花點時間去掃KOL的鞋評再做假設?


目前看起來較像消費者偏好轉換的循環
(如曾有陣子流行阿甘鞋、又有一陣子流行老爹鞋...等
喜好不定的變化),而非結構性問題。

同理豐泰多年建立的鞋廠經驗,
以及在nike供應商的地位也不易撼動,
且對nike滲透率僅為17%,
不論是其share gain或受惠nike好轉,都尚有提升空間,
但市場給予的評價,好像如疫情再起,不出門不買鞋那樣悲觀...

source: fugle


退社

剛剛退了個投資社團,
加入社團的初衷,
是想認識強者並向其學習,

從2017年入社至今也快7年了,
期間認識了不少厲害的朋友,
這是值得感恩的事~

但隨自己的風格穩定下來後,
在這個群中可得到的進步和成就感也跟著降低了,
想想好像也沒甚麼理由值得留下的,
那就退社團吧~

2024年6月27日 星期四

豐泰的共業

"耐克預計第一季度營收將暴跌10%,遠低於分析師預期的3.2%。
2025財年的銷售額預計將下降中個位數,而此前的預期為將增長0.9%。
耐克還預計,上半年的銷售額將出現高個位數的降幅,
而此前的預期為低個位數的降幅...他們表示,
該公司的生活方式業務在本季度有所下降,
籃球和跑鞋等運動產品業務的增長勢頭不足以抵消這一影響。"

感想
"籃球和跑鞋等運動產品業務的增長"
"籃球和跑鞋等運動產品業務的增長"
"籃球和跑鞋等運動產品業務的增長"

對照豐泰近三個月yoy+10.61%來看,好像得到應證,
nike庫存天數算起來也在100天,回到歷史均值了,
看起來不全然是壞消息?

只可惜nike在策略調整,作為供應鏈豐泰難免受波及,
看來對手崛起傷到筋骨(footwear)了,

上次nike衰敗是何時?  好像是UA崛起那時吧?
能不能再一次看到浪子回頭的劇本呢?

希望nike多花點心力,回頭和經銷商握手和好,
在人家的店面多鋪點貨吧?
看起來nike的head們有在認錯,但好像還不夠快,
只能繼續等囉?

2024年6月24日 星期一

台灣擦鞋童指數?

"比如國泰股市樂觀指數.
指數=看好的人數百分比-看壞的人數百分比.
那我推測其中有40%人, 屬於意見不明.
則當指數像現在”高達”25的時候, 你可以想像國中數學:
樂觀人=x, 看壞人=y
x+y=60%(有意見的人佔60%)
x-y=25%(兩者差距25%)
-> x=40, y=20
當樂觀悲觀來到2:1時, 大概股市就準備反轉.
因為沒有人可以進場買了.
(什麼時候再次反轉呢? 大概-20%)

國泰指數, 是一個即時市場情緒的反應指數, 也就是市場先生...
讀者可以看看僅僅兩年前指數來到高點時, 後面就下跌了快一整年."

"風險偏好指數則從19.5走高至23.3...
預期未來半年台股持續上漲的比率將近一半、達47.3%..."
感想
現在看起來樂觀了,但還不到過熱?
fed首次降息或許吹一波新高吧? 期不期待? 
現在應該做的是表情輕鬆,內心嚴肅,
把戒慎恐懼放在心裡,才能遇難呈祥吧?

2024年6月21日 星期五

精測20240621

為了不過分仰賴手機AP,近幾年開始加大投資研發,
致使費用率暴衝,又遇去庫,客戶都不推新品,
主力ap訂單被T拿走,發哥被peer分食...等窘境,
真的是辛苦了...

現在去庫也過了,客戶開始推新品,
使得營收已有改善的跡象,
過去重倉單一客戶的風險,
看來也會隨客戶離去之後得到解脫,
再加上公司頗信心HPC的貢獻可以媲美AP,
而HPC的客戶群比ap更為分散,
或許對其營運穩定更有幫助。

管理層有提到:“All in house 原本剛開始做時,是被瞧不起的,
現在做起來後,已經看到其他公司在模仿了,
A公司的ap還是會去驗證,能不能過要看A公司的決定。”

技術港絕不輸peer,也知道客戶要甚麼,
好像能有那麼一點期待?

市場需求看來還行,peer也都開始跳舞了,
唯獨精測卻像灰姑娘一樣,都沒拿到邀請函​...
最近法說給的guide是今年上、下半年營收估4:6,

業績這麼低迷,還有這麼多篇報告可看,
看來是家高關注度,低購買度的公司?
如果單月營收上3E,法人就有故事可以寫了吧?
看來短期要發力還是要看AP對吧?
只能期待ai phone能真的助攻了..
但總營收目標是回到2022年規模, 484太樂觀?
能不能達到不確定,

歷經一整年的失望,使市場對其不怎麼期待了,
可喜的是,downside risk也被磨去了不少。

source: 整理至精測年報及法說會簡報

2024年6月20日 星期四

聰明反被聰明誤?

他看台積電股價上1500~2800元😅
老實說,在地緣政治風險沸揚的時候,我看過他的說法,
他提到如果最壞的情況發生,台積電可能是台股最安全的公司。
我當時才能衍生靈感,進而反思 :
其他相對不一定安全的公司都在飆了,
台積電這麼安全,怎麼沒飆的疑問,
然後才敢假設地緣政治風險,很可能只是短暫的錯誤預期而已。
所以我還滿感謝他的,能讓我挺過巴菲特賣壓。

如果拿各家機構研報,與他專門介紹台積電的書比較,
可能會覺得怎麼沒有機構精闢,好像少了點甚麼? 
連earning model都沒有,就用華爾街共識CAGR導估值?
若這種報告在法人的晨會上秀出來,很可能會被Q的...

但那些看似聰明的機構,
卻選擇在低迷時清掉台積電大部分的持股;
反觀他竟能走過風雨,持續複利,笑到現在,
這其中是不是有甚麼誤會?

這讓我反思 :
做投資是不是可以更簡單點?
是不是不該太聰明? 
是不是不用這麼花俏?

僅單純的相信所投資的優秀公司,
會善用其優勢,賺回應得價值即可?

2024年6月19日 星期三

復觀弱者體系在投資上的優勢

"馮柳:弱者體系就是假定自己在信息獲取、理解深度、時間精力、情緒控制、人脈資源等方面都處於這個市場的最差水平,能依靠的只有時間、賠率與常識,我的整個投資框架都是立足於這個基本假設而建立起來的。我把市場分為看得見的和看不見的兩種,強者是要深度研究,讓盲區消失,所有方面都要看見,弱者是只要不呈現就看不見。那收益看不見沒關係,得到了會更歡喜,風險看不見是不行的,所以就要等它呈現出來,變成風險可見,這就是為什麼我喜歡大幅下跌過的股票的原因。那麼長時間的單邊下跌後,它的理由一定會被市場呈現出來。跌了那麼久,原因路人皆知,不需要你去做深度研究也能找到主因。"


只因為自己是資訊面的弱者,在於資訊套利上並未如知悉業績狀況的內部人有優勢,而就統計上的意義而言,買進表現弱勢的個股,較長時間來看(三年以上)或具有超額報酬:

"塞勒曾經做過一項實驗,把紐約交易所 3-5 年表現最好的前 35 檔股票和表現最差的後 35 檔股票,分別做一個組合,對比它們未來的走勢。結果發現,當時間拉長到一定階段,比如 3 年後,輸家組合跑贏了贏家組合。在 5 年後,輸家組合的收益高出大盤約 30%,而贏家組合跑輸大盤 10%。"
source: 2017 諾貝爾獎得主塞勒:股市中贏家的詛咒

感想
我喜歡經過大跌一段的公司,是因為風險被充分體現後,
容易成就低風險高報酬的機會。
​這樣的模式,不論是直觀或數據來看,長期勝率都頗高。

長期多是多久呢?
我雖然用三年的維度去看公司,
但股價通常在1-2年內就會發酵。

為何勝率可以高呢?
我想因為多數人跨不過心理上的坎,
如不夠耐心等待或羨慕他人持股上漲而自己的沒漲...等情緒,
障礙了自己本具的智慧,進而偏離所致。

2024年6月12日 星期三

投資要有原則

看看去年的低迷氣氛,對比今年fomo,竟有如此鮮明的差異,

如果一直人云亦云,跟著這些氣氛仔隨波逐流,
要賺錢好像真的不容易對吧?

現在不一定要買進台積電,但一定要記取他人的經驗,
然後不斷的反覆練習,待下次有類似題目出現時,
應該就能好好發揮吧?

投資最好建立屬於自己的原則,
而這個原則是需要被實證可獲利的,
既然是原則就不要輕易動搖,
即便是面對歪資、法人、名嘴、老師、大戶、網路酸民、
乃至於親友鄰居都唱反調,也不要動搖,

因為他們的看法不一定適用自己的獲利模式,
如此或許對勝率更有幫助。

努力不做甚麼跟努力做到甚麼同樣重要

我以前沒錢的時候,是寧願少吃一餐,也要累積資本的那種人,

永遠記得初初投入股市的金額是13萬元...
打工的錢一個月9千多,剛好維持生活開支
(包含買書,買到變成書店的賺石會員),
精打細算的生活,
就是不願讓資本中斷累積...
說壓抑好像也還好,
因為我腦中只有兩個字-翻身,
其他都是假的。

若想要財務獨立,別讓娛樂和非必要的支出,偷走你的未來,
努力不做甚麼跟努力做到甚麼,同樣重要。

2024年6月6日 星期四

AI的鏟子與他的產地

"趨勢: 目前多模態模型、大型語言模型多家正在軍備競賽,
晚對手一點時間推出,沒有訓練就推不動,可能就會落後很多,
未來從語言模型進展到多模態如sora要算聲音和影響,
算力吃的更多,都是有利nvdia。
對手: 主要競爭者AMD 較接近H100的MI300X 市場推出賣得不太好,
較大buy in是微軟,再來是亞馬遜買一點,
熱度未如nvidia H100好,關鍵在於何時AMD,
不知道為何AMD不敢跑ML Perf,怕跑出來數字太差嗎?
可能兩三年都趕不上。
->市場逆轉指標開始趕跑一些關鍵的模型而且跑分還行。

小結: nvidia未來兩三年在AI上還是近乎獨佔,
營運很好不代表股價便宜,要自己判斷。

intel兩個新產品都有架構上的改變。
lunar lake用TSMC的 N3B for 輕薄筆電,
模仿蘋果的M晶片,在CPU的封裝中,同時封裝記憶體,
而非過去習慣焊在主機板上,
可以更加省電(電力傳輸路線變短),整體功耗減少40%,主要是要跟arm打,
或許能贏高通Snapdragon X Elite。
另外這顆CPU沒有超執行緒,這樣的設計可以比有超執行緒省電很多,
maybe效能降低一點,但效率會上升非常多。
而內顯開始提升,XE 2已經追上AMD的內顯,和低階的nvda獨顯,
NPU 有48 TOPS也夠用了,似乎可以跟ARM PK。

Xeon 67001第一款用intel 3製程,目前看起來沒有延期,
第一個只有E core(效率核心for分配),
沒有P core(效能核心for運算)的 data center CPU,
為何要這樣設計?
因為在AI時代,主要運算是GPU去執行,
CPU主要的工作是負責分配資料、餵資料給GPU去算,
E core就夠用了,少了p反而更省電,這樣對CSP最有利,
讓他們更好分配電力、運算資源。

推產品背後的意義:intel開始改變產品推出的邏輯。"
source: EP104. 輝達市值超越蘋果、Intel 大戰 AMD、馬斯克大買 H100 | M觀點

感想
intel策略主軸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
intel其實設計不太有問題,問題的是delay,
現在外包或許有助於其準時反攻,
開始有種放開偶包,浪子回頭感,
裝睡的巨人會醒過來嗎?
認錯這件事,就歷史案例來看,往往都對估值修復有幫助。

以往跟著intel吃香喝辣的夥伴們,最近不是瘦了,就是改投靠AMD,
不知道會不會重新再胖回來?

source:財報狗

另外大家都說鏟子是NVDA,那TSMC不就是他的產地?
怎麼看軍備競賽,TSMC都吃的到。

2024年6月3日 星期一

怎樣用常識做股票

怎樣用常識做股票這本書摘要了 Home Depot和lowes競爭歷史,
以及分析美國房地產歷史週期,並推演lowes的價值,
也詳述在甚麼訊號出現時,會調高預估展望。
然後也記錄了如何在低迷時用24元(forward PE 6倍)買進lowes,
並在樂觀時6X元收穫,3年賺1.6倍。

看這歷史個案,不禁延伸三個想像 :
1. 近的想像: 
美國房地產仍受高利率壓抑買氣,
降息是否催化房地產買氣上升,回到歷史正常表現,
因房地產壓抑而slow的公司,能否極泰來嗎?
2. 遠的想像: 
思考寶雅會不會走上類似lowes的路徑,
亦即因展店保守,節制capex,
使折舊開始下滑,利潤率更好,
又因現金更加充裕,
使經營層開始關注縮小股本的可能?
3. 配置的想像: 
現在lowes 股價214元,若作者持有至今,
將享有8倍的漲幅,身為只看的到2年左右的投資人,
我該如何參與這種漲勢?
這也是我為何一直持有GG不敢放的原因,
雖然我看他一千,但我依稀感覺,在更遠的未來,
他將不只有一千。

純屬個人想像,不用在意。

2024年6月2日 星期日

Foot Locker 20240530

"Company Outlook
Foot Locker reaffirms its full-year non-GAAP EPS outlook of $1.50 to $1.70.
Positive sales and gross margin trends are expected to continue, 
with an improvement in comparable sales and average unit retail.
The company anticipates a return to growth with Nike (NYSE:NKE) by the fourth quarter.
The Paris Olympics are expected to provide a commercial boost to the company's sales.
Bullish Highlights:
-Basketball footwear sales were strong, driven by Nike and Jordan Brand.
-New Balance and adidas recorded impressive growth in Q1."


感想
正在整理淘汰低效率店面,店數或再縮,
但盈餘有再好轉。
另外nike策略回頭改跟經銷多合作,
或許能助其回溫。
過去有縮股本的紀錄,或許推動EPS成長,
ROE 或有回到15~20%,eps 均4-5元的可能?
forward pe 5-6倍,但不確定在於何時可以實現,要2-3年吧?

拿幾家nike的合作商,來double check豐泰,感覺也是滿有收穫的?
似乎開始有預期差出現了,ㄎ

source: https://companiesmarketcap.com/



source:財報狗


2024年5月30日 星期四

逆風太

豐泰討論區終於看到有人願意去做市調,
留不一樣的話了,真感動~

去看了DICK'S Sporting最新con call的文稿,
也提到北美鞋類銷售不錯,
有分析師想套話,問那個商品貢獻較大,
是hoka? on? 還是nike?
管理層回答了hoka和on不錯,但沒提到nike好不好,
只讚美他在巴黎的發表會...感覺實績還是輸給前者~哈
畢竟群眾有跟風的本性,勢頭上要反攻還不容易。

但再去關鍵字刷十幾篇2024
 "必買"、"不能沒有"、"最強"、"話題"、"人氣"、
"剛入手"、"戰利品"...等等KOL的勸敗文和YT,
(明明就長很相似的東西,卻能編出差異的文案,
搞得不買好像真的不行,果然專業...)
不專業的統計,nike 篇幅似乎有上升的趨勢,
不知是真心勸敗,還是買榜有成?

從google趨勢搜尋數據來看,nike還是領先,
觀察街頭、生活周遭的群眾,
體感上穿nike的比例偏多,
品牌價值應該沒退潮? 後續或許還能期待吧?
anyway 幾雙新款算好看的,
不至於再賣不動吧?
至少zoom vomero 5就滿好看的,
差點就加入購物清單惹..

最近刷下來,也發現salomon的討論度好像變多,
感覺有rising star的潛力,對了salomon也是豐泰的客戶。

總結
Nike也不是第一次遇到賣不好的問題了,
但他能透過認錯改善的方式,回到市場,
如換設計總監、砸錢行銷、推致敬他牌爆款的商品,
另外nike CEO也檢討,當消費者回歸實體消費,
但nike沒跟上的原因之一,是遠離經銷商,
現在Nike轉回跟經銷商合作,賣貨的點變多了,
是不是隱含著,比起nike自己開店賣鞋,更容易賣的動呢?

說nike會砍供應商ASP嗎? 
砍價也不是第一次了,
按照供應鏈管理那套是舊產品逐年砍,
但有新款就可漲價,豐泰要怕的應該是,
nike不開新款只賣舊產品的情境吧?

看最近nike產品要Y2K有Y2K,要厚底有厚底的,
新品有在動呀,不像去年都著重賣基本款清庫,
有新品在推,ASP應該就不用擔心吧?
經營效率上,看了抱怨豐泰的討論區,
感覺精實改善的文化也還在,且好像還有進步空間。

豐泰是一家正常表現時ROE有 3X%的公司,現在很差也有2X%,
身為nike的tier 1供應商豐泰,應該會跟著nike好轉而好轉吧?

2024年5月28日 星期二

我的方式

平衡報導一下,我還是有賠錢貨的,
我只是凡人,沒辦法檔檔都獲利,判斷一定有瑕疵,
說到底,我也只是個書呆子,沒啥本事,
只會把幾本書中提到贏家的模式,複製起來用而已。
就像《下重注的本事》提到的:
Heads, I win; tails, I don’t lose much (正面,我贏;反面,我輸不多)。

投資的目標是使資產隨時間增值,是一場機率遊戲,
既然是機率,就沒有絕對的事,犯錯在所難免,
故應該追求的是,即便看錯也不會虧太多,
但看對就會有大獎勵的機會。

機會這麼多,為何專找經營的邏輯好懂,
但市場對其有誤會的好公司?

因為邏輯好懂,需要掌握的變數相對就少,
有誤會就有折價,亦可能因誤會解開,
好轉回原來的價值,
而好公司自有能力解開誤會,
高機率會隨時間增值,
對我來說,就成了風險低勝率高的機會。

股價只是狗,真正的主人是價值,
要跟著狗走? 還是價值走? 完全取決於自己。

為什麼說過的事情,大眾都看膩了,還是反覆說?

因為境界考驗來的時候,人會慌張,不知所措,
面對勝率低的機會時,易被鬼迷而偏離原則,

故如果沒有平時不斷的練習和自我耳提面命,
很難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

要做到真的自在、完全不擔心很難,
我境界還沒這麼高,
所以我倚靠在簡單的道理上,
然後時不時發廢文當寫日記,
紀錄錯的交易和對的交易,
講給當下和未來的自己聽,
進而尋求優化的可能。

畢竟做投資不能因為賠的痛了,痛得哭了,
就要燒掉日記重新來過,
應該是要去了解,過去各種賺賠的緣起,
然後避免再犯,自然就能往好的方向走。

這就是我的方式。

2024年5月27日 星期一

信昌電20240527

桃園廠主要生產粉末及精密電阻,
楊梅廠區為營運總部並生產特殊陶瓷電容,
吳江廠以生通訊用微波粉材為主,東莞則為業務辦公室。
之前有湖南廠房,已經轉讓給佳邦。
(湖南弘電的電感偏向訊號端,利潤率相對差,
切出去後更能專攻電源端客戶)
目前稼動率已經回到7成至7成5,下半年還會再升。
Q1毛利率拉高到22%以上,
主要是因為車用高毛利、高單價的占比提升。
工業產品比重43%,網通34%,
消費性電子7%,車用佔比12%,
醫療及航空佔比3%。
應用別工業有包含AI server、充電樁,
主要是按功率瓦數去定義,工業用的類別功率最高,
功率大尺寸的被動元件佔整體EV 被動元件3%,
但價格是標準品的十倍,因關乎可靠度,價格敏感比標準品低,
即便如此,仍免不了在車市逆風之下,被要求降價。
未來隨功率提高,大尺寸用量會增加,
陶瓷電容將取代薄膜電容,
主要是可靠度要求高於價格要求。

感想
跟其他工業用戶補品廠商的guide差不多,應該不會太差。
但網通的部分講不多,看來還在slow中。
2021年Q1車用營收貢獻才3%,2024年Q1已經到12%,
車用成長滿快的,電車或許多點平價款,能提升滲透率,
即便多少要讓利,如果量增幅度更多,對信昌不一定是壞事。

第一季營收yoy-0.81%,毛利卻能yoy+11.7%,
隨高功率產品成長,公司或有質變的機會。

主要的週期性產品工業和網通,
看起來都在落底回升,又有新產品電動車助攻,
要均質回歸一波應該不難,
如果稼動率上來,ROE或可回到正常水準,
亦即12%~15%,對比現在 ROE才8%,
感覺還有進步空間?

補充若陶瓷取代薄膜成勢,
以薄膜為主的公司,可能會變比較辛苦,
是否成勢仍須再追蹤。


感恩市場年中慶

忘記是哪裡看到了,
熊市期間投資人對於樂觀資訊反應會較為滯後,
反之亦然,

猜可能被悲觀氣氛擊敗,
也可能大眾習慣線性外推,
以滿足心理安全感,導致資訊反映不足,
而這樣的時間差,造就了不少好機會。

想想薯條衰退的兩個主要因素:
1.延滯率或壞帳率提高
2.資金成本端反應不足

用常識想就知信貸週期跟景氣的相關性高,
且隨景氣回溫,借款人更有能力還款,
更願意槓上加槓,這不都是機會嗎?

那景氣現在冷嗎?
景氣燈號正持續加分,其他指標也在好轉中呢,
在回溫階段,延滯率上升的機率還會升高嗎?
還能不反應增高的利率嗎?

不論是從週期的角度遠觀,
或近觀一些指標,
現前的問題根本短暫,
更遑論這些問題,正隨時間改善中…

所以現在低迷是在…反應機會發酵的不確定性?
只能持續感恩市場送禮囉?

投資性格難以養成

知識或方法很多也很好學習,
但心性或性格難以養成,
敢不敢站在大眾的對立面,思考可能的情境,
進而導出與眾不同的推論,然後切實地執行,
才是獲利的要點,如果跨不過心中的檻,
再好的策略也僅是紙上談兵。
投資絕對不是按幾個按鍵就好...
看投資心理書籍就知,
投資somehow需要違犯天性或演化的基因制約,
需要不斷的被市場洗臉和試誤,才能有一點點成績。

2024年5月22日 星期三

職業股東真的很鬧…

職業股東真的很鬧…
但同時也彰顯管理層的耐性,
另外也看到長投的股東給肯定:
“過去2015年,也是被外資賣超,
媒體唱衰,還不是度過了”的看法,
管理層對小瑞瑞唱衰的回應也算不錯,
算是有收穫?
若降息循環開始,
484看得到小瑞瑞認錯呢?
歡迎歪資隨時回來洗碗囉。
只是鬧好久,耽誤到議程,
沒什麼機會問管理層問題惹..

還是老話一句
"法則1:多數事物都有週期。
法則2:在其他人忘記法則1時,就是產生獲利和虧損的最大機會。"
_霍華.馬克斯《投資最重要的事》
source:goodinfo

2024年5月19日 星期日

指數化投資跟得上時代

"1900時,鐵路是重要產業。占美國股市總市值63%,占英國股市50%。
到今天,鐵路在兩國股市都降到非常低的比重。
2024,美國最重要的產業是科技類股。
提供軟體與網路服務的大公司,譬如微軟、Google、Alphabet、Amazon,
這些產品跟服務在百年前,根本不存在。
1900當時美國上市公司,其中80%的市值到今天減值到幾乎為零。
未來的世界,未來的市場,很可能將由現在根本不存在的產業跟公司主導。
全市場指數化投資,不只是投資當下的大企業與重要產業而已,
更重要的是,它是一個開放機制。新興的產業與公司,從一開始市值很小,
逐漸(或快速)長大,指數化投資工具會全程參與到。
舊的產業萎縮或消逝,它們在指數中的比重就會同步縮減。
指數化投資會讓你永遠跟得上時代,而不是固守當下的特定公司或特定產業。
任何想要長期持有特定公司或特定產業的做法,需要面臨的問題是,
假如該公司或產業走上長期衰退之路,那要怎麼辦? "

感想
適度的分散在指數上,是不錯的選擇,可以跟上趨勢,
可避免財富因持股公司殞落,而大幅縮水。

即便自己常用"長期來看"的觀點去觀察公司,
但事實上,我只勉強猜到未來1~3年的趨勢,
更遠的就偏模糊了。
用長期觀點,是為了避免自己陷於個股短期情緒,
進而使自己能更好執行在低估抱緊,在高估賣出的策略。
故是否長期持有(如5年~10年)自己確實還沒把握。

或許會考慮將部分資金park在指數上,
若有好機會就賣指數,加碼被低估的個股,
若沒機會就park在指數上,跟著指數上升,等機會來臨。
以此做彈性調配。

2024年5月16日 星期四

美股的小心得

投美股以來,一直抓不到要領,所以績效遠遜於台股部位,
但今年按美金計價,YTD+46%,似乎有種否極泰來感。
看起來hold著被誤會吐口水的好公司,然後等回溫的策略,
在台股或美股都還算管用?

2024年5月8日 星期三

薯條三兄弟的大哥

薯條三兄弟中,只有大哥被狙擊,
感覺不太像法規異動等產業利空,
要說內部問題,壞帳啥的,
感覺有在風控資產的portfolio,
好像炸掉機率也低...
就算炸了又如何,又不是第一次被炸?
看看2014-2015吧,
現在週期地板,safe margin也夠擋了?

正常時期ROE可到2X%,
EPS可能18的老大哥,
forward PE被修理到剩多少了?

說短期需求降溫,展望不確定性高,
怎不想想長期呢?

融資租賃滲透率仍低,
賽道還很長,比規模比效率,
其他peer短期要超越不容易,

照大哥的規模看來,還只是賣蔥油餅而已,
都還沒開始賣披薩呢,
不一定要跟地頭蛇短兵相接吧?
那如果短兵相接了呢?
看看overbanking的台灣,
多少player都曾想跟大哥爭飯吃,
到現在有幾家可以比肩的?
頂多就薯條三兄弟and其他,
就知道這個行業不怎麼好玩。

現在低迷、暴跌,
致使大眾慣性往壞處想,
倒也正常,下檔風險順便消一消也好。

誰在賣不重要,
看看GG去年被國安基金、主權基金倒貨,
現在還不是生龍活虎der?

市場沒有新鮮事,老梗了,
考古題做多了,要猜題應該不難吧?

2024年5月2日 星期四

有誤會時,或許也隱含著機會?

之前有幾個朋友問我怎麼看個股,
抱歉,我承認我很吝嗇,
因為我認為與其告訴對方自己的看法,
不如請對方自己找歷年飆股或個案去做逆向工程,
透過考古題的練習,形成有效的角度,
去看待事物,幫助比較大。

畢竟每個人的成長背景、看法以及對市場脈動的掌握度不同,
跟對方說看好甚麼,不見得對其有幫助,甚至可能會害到對方。

為何呢?
因為我習慣做左側,即便我已經盡力買在地板了,
但仍免不了踩到會破底的公司,
而遇到破底時,就是考驗性格的時刻,
有些人耐心不足,甚至恐懼,
因而導致失眠、停損賣出、砍在阿呆股等副作用,
也不是不無可能,
故執行與自己性格不符的策略,徒增煩惱而已,
最終還是要自己探索出適合的方式,才是真的有所助益。

至於我為何敢在低迷時,
去接具有顯著優勢或優異經營實績的公司呢?
我想法很簡單,
公司會有優異的實績,表示其在某方面,有著無可取代的重要性,
因為重要或無可取代,所以輸的機率就不高,
相對的,投資本金永久損失的機率也不高,
亦因為重要或無可取代
長期而言,不論在業績或是市值,表現高機率是成長的,
底層邏輯架設好以後,
再去看看公司遭遇甚麼誤會,而導致短暫的低迷,
逆向去想何時會從誤會中解套,
然後要配多少在這家公司上作風控就好,

如此,題目就相對簡單很多,甚至容易看到不少送分題。

apple這題是很好的練習題,
也是我不定期會複習的題目,
因為他被誤會不只一次,
每次被吐口水的時候,似乎隱含著不差的機會?

反省自己現在的判斷模式,跟N年前差異不大。
較有差異的地方,應該在於配置吧,
為何買? 何時買? 買多少? 
沒標準答案,但配置的課題,多少有感覺自己在進步了。
只是想當初自己為何沒跟巴菲特的單...
可能是當初還是拿三爽的關係吧?
是說,台GG那題,跟巴菲特對做時
心裡難免也是會抖一下...呵

2024年4月24日 星期三

做決策的理由如果還不夠簡單,未必是一個最好的決策

最近再找書,發現李國飛的文字很有深度,摘要相關的訪談如下:

“簡單決策”是指在極其不確定的環境裡,發現了確定性特別強的東西,而且這個確定性,
是由很少的維度——通常是一兩個——的變化而確定的。
它和大家比較熟悉的“奧卡姆剃刀理論”類似。
這個理論對西方哲學和科學影響非常大,通常表述是“如無必要勿增實體”。
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理解的角度:一件事情發生了,如果有兩個或更多的解釋,哪個最可信?
需要假設最少的那個最有可能是最正確的,這其實是一個概率問題。
在我看來,你要做一個決策,理由如果還不足夠簡單,那麼就未必是一個最好的決策,
說不定是一個風險很高的決策。
不妨再等等看,繼續研究思考,直到你覺得比較簡單。

我理解巴菲特所做的決策都是“簡單決策”。
“簡單決策”聽起來非常簡單,但其實非常不簡單,
需要對事物的本質有非常深刻的認知,理解階段性哪些維度是主要矛盾。
巴菲特說他投資之所以做的不錯,是由於他只想跨越一英尺的欄杆,而不是挑戰自己跨越七英尺的欄杆。
他說有一個傳奇的棒球運動員擊球成功率非常高,是由於他只對非常適合他出擊的某些角度的球揮杆,簡單不?

《金剛經》說:“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可以理解為思考問題時,不要滿足於只看到表相,而是要穿透表相尋找緣起。
也就是事物之所以能夠成立的條件,這樣智慧覺性才能生起,這確實需要高度的理性。
我和理想汽車的李想也聊過,他們每年只出一款車, L7--L9 是同一種車的套娃遊戲,
這樣能大幅降低研發成本,學習的就是蘋果極度專注以及追求極致的方法論,
這是非常精深的思考。

有兩點非常重要,
一是領導人對一個公司成長是決定性的。
一個公司的進化,不可能超越領導人的進化。
第二個,提升活力,也就是熵減非常重要。
阿裡當時聚攏的是一批平凡的人,
但馬雲是厲害的老師,他建立了一個厲害的道場,提升了所有人的心力,
讓大家知道怎麼去做厲害的事。

當時我判斷地產未來一定會好,我買了萬科。
當時如果買入其他地產股,可能賺的更多,但重新給我一個選擇,我還是要買萬科。
因為我不知道未來地產會出什麼妖蛾子,而買一個最好的公司,你每天睡覺香的要死。

如果一個人在戰亂裡掙錢,是沒有幸福感可言的,
而價值投資,如果你覺得買入的邏輯是正確的,面對激烈波動,
就可以保持一個相對平靜的心,這種人生是有幸福感的。
不僅如此,你還可以很休閒。
有一個蓋茨的訪談,他說他去見巴菲特,
發現巴菲特的日程表裡,一個月裡只有四天有安排。
所以巴菲特每天都有大量時間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一個人每天忙得要死,以至沒有時間思考,是很難做好投資的。

2024年4月22日 星期一

查理孟格:我沒打算致富,我只想要財務獨立。

 “查理孟格:「我沒打算致富,我只想要財務獨立。」
塔雷伯:「真正的成功就是退出一場永無止境的競爭,調整自己的活動,但求心靈平靜。」
財務獨立並不意味著要停止工作,而是意味著只要你想要,
就可以在想要的時間和喜歡的人做喜歡的工作。"
source: 致富心態

感想
財務獨立,是我學投資的初心也是目標,至今仍未改變。
試著使自己升遷、優秀或頂尖,
都只是達到財務獨立的方法之一而已,
與其追求更高的收入、名聲、地位,
達到心理上的富足,
倒不如簡單的複利,簡單的活,
或許更容易在心理上獲得富足。

2024年4月18日 星期四

GG下修別人的展望

一早阿伯朋友就跟我說不要有壓力,
我其實有點困惑,壓力在哪?
是因為GG下修別人的展望,讓市場暴跌嗎?
明白市場運行的軌則,以及因應之道,好像也沒甚麼壓力?

畢竟不是第一次被GG下修展望,而遭遇賣壓了,
企業在成長的階段,本就不是線性而是充滿曲折的。

回想起前輩跟我分享的話:
「短期正常波動而已;如果你看好一間公司,業績短期不如意又如何?」
從歷史來看,即便競爭優勢顯著的公司,
仍不免遭遇短期的殺估值、殺業績,
我覺得只要不殺邏輯,或許還可以期待,

那GG邏輯是甚麼呢?
競爭優勢沒有改變(三爽都專機來拜碼頭、I公司外包)
而且矽含金量成長趨勢也沒有改變(AI應用還在深化中)
既然邏輯未變,那麼剩下的只是循環下的雜訊而已,
以上是個體的部分。

但要賺取正報酬,應該更關注的是,如何做好資產配置。
透過資產配置,可避免因短期個股波動的心神不寧,進而不損執行投資策略的信心
長期來說,也不會因個股損失,遭遇整體財富大幅縮水的窘境。

如何配置的細節就不贅述了,
請參考財報狗jeff訪談、約翰.聶夫談投資、
能力圈選股、彼得林區的書、巴菲特核心投資法,
以及歷年smart致富雜誌訪談...
如果連這一點書都不想看,建議直接做指數ETF,會輕鬆很多。

除了配置的技術外,使自己再投資機會不枯竭也很重要,
故平常建立觀察名單做比較是必要的,
透過比較,明白甚麼產業還在低估,甚麼已經高估,
然後衡量每單位報酬率,同時承擔多少的下跌損失,
進而配置相對安全,漲幅也還不錯的機會,
如此就不容易陷於個股氣氛的盲區。

回到GG,為何我看好GG還是減持他?
基於費雪賣股三要點,我減持的理由為:
1.估值已然從超便宜漲到接近合理(看好不是一定要抱到滿)
2.有更好的選擇(其他標的下檔損失更少,報酬率更優)
當然這是屬於我自己的觀點,
大眾有不同的資訊掌握能力或審慎的考量,
而做出不一樣的判斷,都是合理的,

那麼甚麼是合理的判斷?
是基於第二層思考,不受市場情緒牽引,
在自己能力圈內所為之判斷。

如果心理壓力很大,或是問甚麼是第二層思考,
請就做指數ETF吧,主動投資不適合你。

2024年4月10日 星期三

做個稱職的NPC

一早就被朋友問要買甚麼個股?

我回0050,
他追問我鴻海如何如何?
我還是回0050是適合你的標的,
我想明天他問我要買啥,
我一樣會回0050,
我這個NPC做的還算稱職吧?

幹嘛推坑別人買0050呢?
因為我不忍心看一個中老年人,
把好不容易存來的積蓄,
賠在根本不懂的東西上。


本部落格提及之所有投資訊息,皆屬個人分析、整理或檢討用,並無推介或反推介股票之意圖,亦無預測或企圖影響股價之意圖,讀者不應僅仰賴本人觀點作決策,本人亦不對讀者依據本人觀點,所為之操作結果,負任何責任。

2024年4月8日 星期一

幾霸昏的修練

好久沒有拿過幾霸昏了,
看來台積電這題猜的還不算差,
雖然過程不全然是好受的😅,
畢竟站在大眾的對立面,
需要不斷自我對話、找反證去對抗,
才能堅持本心。

記錄,除了自我勉勵外,
也是送給未來的我做為借鏡,

當有類似情境或機會出現時,
可以更自在的忽視雜音紛擾,
做正確的事。

也期待台積電除了拿第一名以外,
還能繼續拿進步獎。


阿齊的壓力測試

阿齊Q1營收不到30E
如果成本還是跟去年Q4一樣30E沒降的話,
財報可能會很醜?

過年和愚人節不是過了嗎? 
怎麼港覺阿齊還在放假? 

今天壓力測試..沒啥大波瀾,
反著想,堅定的holder看來還是很多,
更多恐怖的故事,應該都嚇不倒他們惹,
共識底築的還行?
就耐心慢慢慢慢等好轉吧~

算惹,至少阿百、阿泰同學成績還不錯啦,
鞋的倉庫兩好一壞,甚為欣慰。

2024年4月7日 星期日

正確的複利從小開始

"主動選股的前提就是父母必須要有完整的投資觀念與基本的選股能力,
如果覺得自己並不具備這種能力,挑選被動指數基金還是最好的選擇。
孩子有20以上年的時間可以等待,以大盤平均年化7%的保守數字來計算,
這平均的37萬若含股息再投入持續20年將可以成長為近200萬,
對一個20多歲的年輕人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基金..."

感想
正確的複利是一輩子的事,從小就要開始做起。

2024年4月3日 星期三

大學光法說20240329

2024費用率可能下降,這是公司目標。
整體營收可能yoy兩位數。
中國損平營收2億元/季,降價已經無發吸引客戶上門,
所以價格戰已經消彌,未來可能用多元化服務去做,
在中國,眼科手術主要還是會往醫院跑,
但診所仍有優勢,主要是較不繁瑣的掛號手續外,
亦能安排夜診,這是醫院難以做到的,相信就醫習慣會改變。
大學光關一個醫院據點並新開診所,主要是原來坪數太小,
找新點希望引進更多服務,
管理層看中國單點的回收年限,仍是樂觀的3-4年。
3月份中國營收已經回升,台式服務還是有吸引力,
因為殺價關係,管理層有被詢問是否收購經營不下去的點,
看起來有把一些小店洗出場,現在展店成本應該比前幾年還低。
台灣整體市場有749家眼科,大學光只有29家,還有空間,
未來會用300坪以上的店面去擴,主要是大坪數較有集客力。

感想
雖然在中國競爭遇殺價,辛苦經營,但盈餘還能成長,算是不錯。
source: fugle

原本以為大學光在疫情期間,
醫院醫療量能不足,而gain到的眼科人流,
可能疫後會回到醫院,但目前看來人流有往診所推的趨勢,
致使大學光的診所投報率上升。
source:大學光法說簡報

細究大學光在2019年時似乎是個拐點,somehow大學眼科做出口碑,
養出品牌的優勢後,銷售費用率開始逐年下滑,使盈餘成長加速。
既有店面的自然成長或share gain
(近期很有感,住家附近的老眼科店關閉,但更遠的大學眼科門庭若市),
即便主軸放在台灣,中國維持就好,就足夠使大學光成長了。
source:整理大學光歷年財報

"大學光總裁林丕容表示,進軍大陸已10年,第一個5年做測試,
第二個5年做好做大作強。
舊制時,二級城市以上的單點設立投資金額約3,000~5,000萬人民幣,
預估3~5年才能損平,而新法通過可設立中小型眼科後,
投入金額可降至1,000~1,500萬人民幣,損平時間可望縮短至1~2年。" 

依稀記得2019年時,中國的規範放鬆,讓大學光漲了一波,
那時還不甚了解大學光,以至於沒有跟上。

台灣2300萬人可以養29家大學眼科來看,
中國一線城市人口總合是幾倍台灣大,
然而現在才11個點,還是有很多腹地可以開發,
猜中國損平點2億元/季過後,
管理層可能開始再拓店,屆時的展望或能更明朗。

若中國事業調整完畢轉盈,或許能開始助攻業績回溫
長期中國的再投資機會報酬率好轉,
養大成營收貢獻與台灣一樣大的事業體,
再創高峰也不是不無可能。

目前眼科手術滲透率仍低,公司的再投資機會仍多,
看來其競爭優勢、經營邏輯、長期賽道沒太大變化,
或許只是消費者遞延需求,造成短期的業績不確定性,
需多多觀察業績是否回溫。

被動元件被動到不行

不知道為何市場不buy in被動元件量漲價增的題材, 下游訂單都這麼firm了,不是該看明年了嗎? 整體依然在 price當下的低迷, 但被動元件法說會幾場下來, 人都滿多的,是高關注低購買的產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