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日 星期四

有誤會時,或許也隱含著機會?

之前有幾個朋友問我怎麼看個股,
抱歉,我承認我很吝嗇,
因為我認為與其告訴對方自己的看法,
不如請對方自己找歷年飆股或個案去做逆向工程,
透過考古題的練習,形成有效的角度,
去看待事物,幫助比較大。

畢竟每個人的成長背景、看法以及對市場脈動的掌握度不同,
跟對方說看好甚麼,不見得對其有幫助,甚至可能會害到對方。

為何呢?
因為我習慣做左側,即便我已經盡力買在地板了,
但仍免不了踩到會破底的公司,
而遇到破底時,就是考驗性格的時刻,
有些人耐心不足,甚至恐懼,
因而導致失眠、停損賣出、砍在阿呆股等副作用,
也不是不無可能,
故執行與自己性格不符的策略,徒增煩惱而已,
最終還是要自己探索出適合的方式,才是真的有所助益。

至於我為何敢在低迷時,
去接具有顯著優勢或優異經營實績的公司呢?
我想法很簡單,
公司會有優異的實績,表示其在某方面,有著無可取代的重要性,
因為重要或無可取代,所以輸的機率就不高,
相對的,投資本金永久損失的機率也不高,
亦因為重要或無可取代
長期而言,不論在業績或是市值,表現高機率是成長的,
底層邏輯架設好以後,
再去看看公司遭遇甚麼誤會,而導致短暫的低迷,
逆向去想何時會從誤會中解套,
然後要配多少在這家公司上作風控就好,

如此,題目就相對簡單很多,甚至容易看到不少送分題。

apple這題是很好的練習題,
也是我不定期會複習的題目,
因為他被誤會不只一次,
每次被吐口水的時候,似乎隱含著不差的機會?

反省自己現在的判斷模式,跟N年前差異不大。
較有差異的地方,應該在於配置吧,
為何買? 何時買? 買多少? 
沒標準答案,但配置的課題,多少有感覺自己在進步了。
只是想當初自己為何沒跟巴菲特的單...
可能是當初還是拿三爽的關係吧?
是說,台GG那題,跟巴菲特對做時
心裡難免也是會抖一下...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被動元件被動到不行

不知道為何市場不buy in被動元件量漲價增的題材, 下游訂單都這麼firm了,不是該看明年了嗎? 整體依然在 price當下的低迷, 但被動元件法說會幾場下來, 人都滿多的,是高關注低購買的產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