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12日 星期三

儘可能簡化但不是簡略

愛因斯坦說:「儘可能簡化事情,但不是簡略(Make everything as simple as possible, but not simpler)。」

最近閱讀幾篇有意思的文章
1. 2019年Daily Journal 年會文字記錄(資料來源)
2. Saber Capital至投资人的信-2019Q4(資料來源)

2019年Daily Journal 年會文字記錄 的兩個故事吸引我:
1. 加州投資諮詢公司雇用常春藤名校畢業生,一群智商極高的投資者,推薦出自己最看好的股票,做成一個投組,前後試了三次都失敗了。
2. 有個老太太,在賣掉工廠後,將30萬美金買了五檔股票。其中的三檔股票是通用電氣、陶氏化學、杜邦公司,期間沒有操作,20年後他去世時,組合資產漲到150萬。孟格問她:“您做這個決定的時候是怎麼想的?”她說:“我當時覺得電力和化學以後能有大發展。”她只是買了,然後乾等著。

從聰明如前者的失敗(我猜連正報酬都沒有)對比後者(雖然只取得年化報酬7%)散戶的成功。
我的自己的解讀是,前者將投資做的太複雜。但後者太簡略。

回顧自己待過投資業的經驗來看,法人為了正確,除了要拆PQ做財務模型外,亦面臨各種小道消息,而被逼迫不斷修正看法,容易患有資訊疲勞綜合症,更別提種種制約了(例如停損、應付贖回、別人有強勢股你沒有就等著被檢討...等)。
法人的努力無庸置疑,用模型推公司的價值是很好的過程,但平庸的公司太多,偉大的公司太少,因此為了充實組合的多樣性,必須納入很多平庸且安全邊際低的股票。畢竟只有等待而不動作的人,很難符合大眾期待。以敝人的經驗,受害於上述原因,決策品質降低。(入行前報酬率還可以,入行後顯著下降,前老闆說的沒錯,我果然不適合投資XD )

後者只是看好方向就買進好公司,雖然長期而言報酬率不錯,但如果買進的價位太高,反而拉低報酬率。又因為好公司眾所周知,因此大多數價位都在合理或高估的區間。可能會為了「樂觀」而付出過高的溢價,因此甚麼時候買相對安全? 答案是好公司暫時失誤的時候。

從Saber Capital John huber 的信來看,給了很好的指引:
「多年來,我們的業績是通過投資那些暫時被錯誤定價的偉大企業的股票而得來的。雖然未來成功並不容易,但我們的方法非常簡單。我相信獲得長期好業績不需要去尋找不被關注的公司,解決複雜的情況,甚至產生獨到的見解。好的業績來自於抓住顯而易見的少有的偉大的想法,不需要用平庸或者好想法來替代偉大的想法。在挑選股票時,“好的”是“偉大”的敵人,而不是伏爾泰所說的“偉大“是”好的“的敵人。」

台股每年也不乏這種例子。
如射頻IC廠立積(4968) 2018年在斐訊事件衝擊下,業績成長幅度明顯放緩,造成股價從100原下修到50上下,但如果仔細檢視(該客戶營收貢獻頂多10%),因為射頻IC 人才較難培養,進入門檻相對高,ROE才有本事維持15%,隨通訊協定演進而成長,單一客戶危機不影響大方向往上,後來中美貿易戰催化,填補流失的訂單,讓股價漲到250。(族繁不及備載,但金融市場記憶十分短暫,好像都不看歷史一樣)
大眾喜愛的台積電或敝人關注的裕融、中租、邦特、太醫、胡連、辛耘、劍麟、豪展都曾受到暫時的不如預期,而遭市場無情的打壓,反而造就神好的機會。
因此敝人認為,只要關注幾個問題,投資應該就不難:
1. 甚麼是好公司?  2. 大方向或趨勢改變嗎?  3. 不如意是暫時的嗎?

問題1. 甚麼是好公司?
請參考書《護城河投資優勢》、《股市真規則》、《勝出》...等。
如果用過去五年平均ROE 15% 去篩選台股,大概可以找到300多檔,如果擔心樣本數不足,可以降低到ROE 12% 去搜尋,則可以找到400多檔。相信資本小的散戶如我,為滿足適度分散風險的前提下,平均持有5-8隻(我膽小一點,所以更分散),應該綽綽有餘。

問題2.和3.比較難,通常我會去看標的公司及競爭者的年報、新聞稿或研究報告,蒐集市調展望,看看公司股價飆的時候,年報、法人或媒體寫甚麼,慘的時候寫甚麼。公司承諾的目標達成的狀況如何?
再分析跌夠沒,跌夠沒可以觀察幾個條件例如股價底部成形(利空不跌、利多上漲)、近一季營收或盈餘轉為成長、本益比(股價除以近五年EPS或預期EPS)或其他評價在歷史低檔、內部人或千張以上人數及持有張數增加、投信外資買進...等(參考邱國鷺經理人就這幾招),公司面臨的問題長短與否較為主觀,通常難以衡量,更謊論永久損失的機率了,敝人會透過分散持股去避免,或是等底部成形再敲。然後閒來無事就做「逆向工程」飆股案例做練習,衝經驗值(也不用繳學費,題目做久了腦袋自有模板了)。
從過去估模型做到半夜(一周要call五間公司很痛苦的),到最近反骨(變懶),看看幾個因素、改善狀況,報酬率好像差不多,因此敝人以為不需要去拆PQ,通常預測容易產生精準的錯誤,就像敝人一位心理系的朋友說的:「研究太多,會愛上研究的標的。」這麼有遠見的朋友後來沒聯絡了,真可惜。

總結來講,資訊不對稱是市場的特性,所以才要選好公司,因為大多數好公司資訊接露的狀況相對較好(感謝網路,像豪展胡連隨意搜尋,就有很豐富的資料,對於懶惰如敝人來說,就很好memo),容易回顧及追蹤觀察。
重點是低估+體質好+改善
真正好的公司,自有內部文化和動機去創造價值(像中租的文化就很拚),預測有甚麼意思?  低估+體質好+改善才是市場愛的(請參考計量價值財報狗),就夠拉高超額報酬的機率了,將有限的腦力放在判斷有沒有足夠的沃土(請參考麥當勞)讓他壯大和決定部位配置比重,好像比較實惠?
EPS常估不準,所以大概抓樂觀和悲觀的版本,當作範圍就好,想想悲觀的版本下是否有安全邊際或者樂觀的版本可否cover下檔風險(賠率要三倍)。

偷渡一個有趣的例子,有前輩知道3D網布的公司很有搞頭,但這家公司資訊接露真的很少,而且也不愛被拜訪,所以他只好假裝是政府訪視員,結果訪談成功。後來他跟一位退休的經理人聊天,那個經理人不知道原來這家公司這麼強,他只是發現基本面在動就買了,但兩個人都有賺到這個波段。故事給敝人想法是,從財務數據去推估他盈餘續航性,大概可彌補質性資訊的不足,做資料蒐集還是要有一點道德,又不是要押身家,膽小一點,直接放棄,或許有更好的福報可以看到更好的公司。

參考連結:劉俊杰:選股的核心,是選人!關於投資 你的優勢在哪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被動元件被動到不行

不知道為何市場不buy in被動元件量漲價增的題材, 下游訂單都這麼firm了,不是該看明年了嗎? 整體依然在 price當下的低迷, 但被動元件法說會幾場下來, 人都滿多的,是高關注低購買的產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