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5日 星期一

世界越快,心,則慢。

「競爭策略所講究的,就是要與眾不同,
就是要刻意選擇一套不同的活動,
來提供一套獨特的價值。」_麥可.波特
《指數革命》提到為何市場難以擊敗的原因,
因為持續有更多的聰明人、更好個設備、更快的資訊使用效率,
都讓參與者難以獲得超額報酬。
若將投資視為一個產業,那該如何能持續創造報酬?
誠如波特講得,必須要一定程度的與眾不同。

「策略是在競爭時有所取捨。
策略的本質就是選擇什麼是你不要做的。」
_麥可.波特

當對手都在想辦法比效率時,心態上反而應該慢下來,
想想甚麼是不變的?
從歷史長遠的洪流來看,人性是不變的,始終在貪婪與恐懼間擺盪。
想想對手做不到甚麼? 
因為資訊氾濫、交易速度持續增快,使的組織容易短視近利。
甚至是容易做錯甚麼?
或可能為提高績效,而加大槓桿去賺取容錯率小的交易,
乃至於看錯時,產生連鎖停損效應。

當初略認識對手的獲利方式及所冒的風險後,
或許就不難想到自己能在何處做出差異了。

馮柳:「所以我會找風險點,找大得失的所在,找能夠把聰明人嚇傻的時候。
我不要求自己很高明,因為要做高明的判斷太難了,
我只是儘量讓自己不被得失牽引,做個局外的旁觀者。
一個公司再好,如果沒有風險點、擔憂點,我都很少去介入。
我希望去承擔風險和不確定性,我沒有能力掙智力跟水平的錢,
但我願意承擔風險,聰明人太多,願意承擔風險的人不多。」
誠如馮柳所言,不一定要去從眾,去比設備、比效率,
而是用長期觀點、局外人的視角、甚至用遊戲常有的上帝視角,
去欣賞這些角鬥士演戲,或許就能避免自己陷於的市場情緒中,
然後等他們嚇傻的時候買入,
並等他們瘋狂的時候,賣給他們。

試著轉換思維、一定程度的逆眾而行,
或許就能創造自己獨有的價值流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做決策的理由如果還不夠簡單,未必是一個最好的決策

最近再找書,發現李國飛的文字很有深度,摘要相關的訪談如下: “簡單決策”是指在極其不確定的環境裡,發現了確定性特別強的東西,而且這個確定性, 是由很少的維度——通常是一兩個——的變化而確定的。 它和大家比較熟悉的“奧卡姆剃刀理論”類似。 這個理論對西方哲學和科學影響非常大,通常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