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7日 星期二

為什麼自己練邏輯比聽信他人跟單重要?

最近一個例子,有朋友問我有沒有推薦可以買的股票,我把標的及判斷邏輯跟他說,他不想聽並直接問我可不以買?

我告訴他這個你自己判斷,我答應他會把不如預期時,對應的減持跟他update,並跟他說十一月公布財報時,在判斷適不適合出場。他說好反正就放著,就依你說的到十一月公布財報看看狀況。

結果9月遇到政策風險,面臨修正10-20%。我跟他說我持續減持。後來我跟他一樣砍在低點,那時也產生很大的自我懷疑,但後來公司法說後,市場反應不錯,我判斷風險已經price in,馬上把部位追回來,而最近股價已經創新高,但他已經信心潰散,說不想再碰了。

由上可知,沒run自己分析,擬定自己的交易,面對波動時,很難忍受虧損、賺回停損的損失。由這個例子可知,跟單的風險遠大於自己研究,因此即便是我最尊敬最欣賞的強者報的股票,我還是一樣會自己walkthrough。

事後想想,其實我也有錯,當初原本只想藉由這個機會,提醒他多看書和練習的重要,後來發現只是反效果。故我覺得報股票這個行為,是否真的有幫助?應該考慮聽者本身對於資訊的處理能力,對某些人而言,多說無益,更可能害了他。

此外,如果去看一些個股討論區,很多都是互相輕視或謾罵,很少能真的引起有意義的討論,讓我反思,寫這些東西是不是無形間助長了大眾的瞋恚。爭面子或對錯很浪費時間,反而應該感謝他們有多元的看法,如此股價才有套利的機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被動元件被動到不行

不知道為何市場不buy in被動元件量漲價增的題材, 下游訂單都這麼firm了,不是該看明年了嗎? 整體依然在 price當下的低迷, 但被動元件法說會幾場下來, 人都滿多的,是高關注低購買的產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