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5日 星期二

讓歐洲與百和再次偉大!

美國品牌提前拉的庫存可能還沒消乾淨,
或是不少貨放在保稅倉還沒鋪到通路?
另有一說是美國的消費開始偏保守,
致使幾家美國品牌消極的下秋冬款for聖誕節銷售,
而且還要幫忙吃點關稅,
反而歐洲品牌比較積極,也很大器,沒要求分攤關稅。

試算關稅可能對百和的影響:
1. 美國鞋業大致佔全球市場20%
   以百和來說,雖直銷美低,但下游鞋廠大部分都有銷美
   還是用20%計。
2.中國產能比重38%就地生產,
   非中產能比重62%,可能部分出美,
3.越南關稅20%、印尼關稅19%,從印尼32%->19%來看,
越南8月前仍有變數,可能是往下變?

for美國市場關稅,業界默契分攤1/3來看,
=>(62%*20%/3)*20%=0.8%為可能的整體業績折扣,
看起來無傷大雅,也因為不少中國網布的競爭者,
讓價以取得更多滲透率,
反有助拉高擴廠完的越南百弘產能,算不無小補?
Q1稼動率才一半就有40%毛利率,滿載毛利率會多少?
我想影響比較大的還是台幣升值,讓美元計價的訂單價值下跌,
致使公司派更新下半年業績比年初來的保守,
比較有趣的是,在這個節骨眼,鄭家還是在買自家股票,
疊加小百和正處於CB募資期,
很難讓人不懷疑他們是否在刻意壓價,讓CB籌得比較順利?
不禁也聯想到去年11月鈺齊股價100多時,
開出現增價低到76元,股價就一路往上噴,
如此的經驗能否作為借鏡?
另觀察公司說已經看到世足賽的樣板,開始在第三季生產。
我猜公司派也大概想,現在slow無妨,
積壓的需求剛好在3Q以後加班滿足,
屆時募資結束,就不用壓股價了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再次檢討

廖總的研報從小讀到大, record也不差,強力推台光破千也有達標, 本輪PCB瘋漲的邏輯,廖總也清楚的解釋了, 明年ASIC噴發趨勢,很可能又會有另一片風景? 拚傳輸的主題之下導致大家 1.往M9去走 2.往高層數走 整個良率就變差,但需求很強所以報價就上的去。 但傳輸需求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