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7日 星期六

Trader & Holder檢討

看過超級績效提到過去亞馬遜的走勢,在美股大盤持續破底下,但亞馬遜已經領先走多,當時覺得不可思議,懷疑真有如此標的這麼好,不會被大盤拖下去嗎?也沒自信可以找到這種標的。

不過今年大盤弱勢的狀況下,仍有不少上漲30%以上的標的,僥倖自己能參與到其中幾檔漲幅,但也因over trade而付出不少成本,又今年停損不少個股,使得組合仍在虧損。

檢討組合中失敗與勝利的樣態,會失敗普遍是跟著投信追高而賠錢,而勝利組則多買在底部盤整區、均線糾結的時候,反而後續表現都不差,當下懷疑自己好像不適合做trader。

又近期看到smart智富訪談人物買鈺齊gain到正報酬的故事,再看自己美股帳戶hold郵輪產業,在高波動之下也不賣,hold到最近已轉正,反觀台股帳戶還在虧損,才驚覺自己做這麼多,還不如耐心等待,乖乖當holder就好。

應少做一些,多點耐心與自我鼓勵,相信自己仍有找好股的能力,也有能力展現耐心參與其漲勢,佈局低檔的、杯狀底部剛翻升的,並盡可能買在均線附近,另改變停損幅度拉高到15%,希望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及高頻率的停損成本,提升報酬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再次檢討

廖總的研報從小讀到大, record也不差,強力推台光破千也有達標, 本輪PCB瘋漲的邏輯,廖總也清楚的解釋了, 明年ASIC噴發趨勢,很可能又會有另一片風景? 拚傳輸的主題之下導致大家 1.往M9去走 2.往高層數走 整個良率就變差,但需求很強所以報價就上的去。 但傳輸需求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