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楠梓電持有滬電或中美晶持有環球晶的例子來看,都是子公司產品供不應求而催化。更早的例子如雅虎持有阿里或是葛拉漢時代的杜邦持有通用汽車,都有明顯的錯誤定價(可以參考理查•塞勒不當行為第二十六章)只是這樣的錯誤定價要多久實現?會不會像殼牌和荷蘭皇家一樣錯價數十年?
目前大概就是5g建設以及剪劉海的哀鳳可以救了😂
如果果粉的信仰可以堅定一點,把剪劉海的哀鳳買爆,應該有機會。
廖總的研報從小讀到大, record也不差,強力推台光破千也有達標, 本輪PCB瘋漲的邏輯,廖總也清楚的解釋了, 明年ASIC噴發趨勢,很可能又會有另一片風景? 拚傳輸的主題之下導致大家 1.往M9去走 2.往高層數走 整個良率就變差,但需求很強所以報價就上的去。 但傳輸需求上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