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9日 星期四

預期鈺齊預期

目前單月19~20E,就既有年產能全產全銷有300E來看,
已是近滿載的表現,若照過往旺季模式,
猜6、7月仍可維持表現,
因為鞋業是接單式生產,較難取消,
Q2的營收是Q1接的,那時展望算樂觀,
但Q2有關稅風險,使部分客人轉保守,
雖近期多少有回復一點信心,但已影響Q3產銷,
可能QoQ會衰退,暫估Q3營收仍有單季50E的表現,
Q2本業應該會很跳,主要受惠產能利用率頗高
但業外匯損很傷,參考Q1報表的匯率敏感度看,
單季匯損或有4~5E,某券商估僅2E,感覺太樂觀,
猜考量匯損後25年eps 8-9,
公司雖說法有點保守,但還在拉高庫存,
或為7月關稅落底確定後,
訂單回暖做準備,下半年應不至於太悲觀,
另capex也偏樂觀,
從新產能規劃產值100E,分5年以上佈建,
可能會以每年10E的速度成長,
長期仍有EPS 10元以上的潛力,
forward PE 15倍以下,
能不能跟上同業成長性較低但PE仍有20倍的來億和豐泰呢? 
端看7月關稅落地後,客人的態度吧?

2025年6月17日 星期二

因關稅鞋廠5月營收slow

 "摘要重點:
● 5 月營收較前幾個月下滑,主因為關稅因素導致的訂單及生產基地調配、季節性因素及出貨安排。訂單能見度較佳,預期出貨及營收將從 5 月的低點回升至約 3-4 月的水準。
● 2024 年啟動的印度及越南新廠,2025 年持續擴線,但虧損已較上半年縮小。
● 豐泰籃球鞋(如 Jordan)專業,但 Jordan 世代較遠,Nike 是否有開發新世代明星或創新籃球鞋款計劃?
豐泰是否仍主要 focus 在籃球鞋?有無涉略足球、棒球等?A: Nike 核心價值在運動員,持續有以較新運動員開發新系列,豐泰在這些簽名球星鞋款中佔比較大。籃球鞋與 Jordan 系列(已是獨立品牌)是豐泰能展現開發能力的重要品項,佔比雖未達五成但相當重要。豐泰亦是美式足球鞋、棒球鞋的主要生產者,但因訂單量相對籃球鞋小,較少提及。"

感想
5月鞋廠營收slow,關稅影響不小,
不論是調整出貨地點或是台幣強升值無法即時反應,
從各品牌鞋業的主供來看:
來億for 阿滴答&厚咖、豐泰for 奈ㄎ、鈺齊for 昂跑,
展望都不算差勁,
只有中傑for NB比較保守,
但反著想一直掉市佔的奈ㄎ,都沒保守的話,
其他品牌應該能有撐吧?
或許百和5月slow的原因,跟調整產線比較有關,
後面出貨好轉,應該可期?
唉,我們世代的喬丹牌盛世,也開始被討論有老化的危機了...
昂跑創業的故事宛如年輕時的奈ㄎ,
奈ㄎ別再只吃老本不創新好嗎?

雙貓破底

難怪台股雙貓會這麼弱還破底,因為主力地區-歐洲,
銷值(自行車+ebike)沒有起來,還低於2009年低點,
不過至少比2007年以前都高,而且市場大洗牌後,倖存者可以收拾戰場gain share呀,
大市況不佳,對拉,但阿達又不是沒賺錢,YTD成長率也比整個產業好,
單季EPS也還有1.4元,p/b竟然比過去10年期間的循環谷底時期還低,
該悲觀反映的都反映了吧,到底哪家歪資這麼韭,在底部停損啊?

source: 整理自行車公會草本統計

2025年6月10日 星期二

美利達5月營收年減

5月營收美利達yoy-37%和巨大yoy-29%,
年減幅有夠驚人,除多少有受台幣升值影響外,
剛好去年同期也是中國超旺的時期,
基期效應是重要影響因素之一,
若從YTD角度看,美利達大約持平,
考量新車上市時程不同影響下,還能持平,
或多或少吻合歐美起中國落的假設,
亦呼應桂盟給出高端產品較快回溫的看法,
另也可從台灣廠出口數據草本統計看,
成車出口量雖然衰退,但均價卻提高,
亦呼應高單價的產品相對中低價的產品需求更穩的假設。

可惜巨大YTD呈衰退趨勢,
組合有較多中低階產品,難免慢一點,
之前歐美疫情紅利過後,就去庫的很辛苦了,
再次遇到中國非理性需求的趨勢,
還樂觀的把中國庫存堆高
是不是學不會再聰明一點?

細究兩家絕對金額,
2019年美利達月營收平均23億,今年到5月平均24億。
2019年巨大平均月營收52.8億,今年到5月平均55億。
營收規模增速雖不佳,但絕對值仍高於疫情前,
股價卻比疫情前還低,是否多數利空已反應? 
仍待觀察,
畢竟沒成長就是原罪...

後續美利達6月有新車出貨
能否改變美利達方向呢?

2025年6月5日 星期四

百和百和幾月開

大百和yoy-12%/小百和yoy-2.5%。
或許除了Q2淡季、台幣升值外,
成衣的拉貨保守(參考聚陽)亦是影響因素?
如果還原台幣升值影響,大百應該只是個位數衰退,
算不差了吧? 還能再要求甚麼?
細看小百衰退幅度低於大百,
是否暗示經邊網布需求還不差?
on、hoka、adidas是主要需求者,
另外足球鞋用不少,參考志強展望也不差,
nike好像還沒加入採用經邊網布,
如果nike想通了,決定跟單,
放量或許更有想像空間?
公司去年說網布尚未達規模經濟,
毛利率還有上升空間,
假設毛利率每增加1%,EPS可能上升0.3元
Q1合併毛利率已經接近39%,
過40%毛利率是否能夢想成真?
若全年營收不成長,但小百營收貢獻拉高,
毛利率就能起來,能到EPS 6 嗎?
sourc: fugle

再次檢討

廖總的研報從小讀到大, record也不差,強力推台光破千也有達標, 本輪PCB瘋漲的邏輯,廖總也清楚的解釋了, 明年ASIC噴發趨勢,很可能又會有另一片風景? 拚傳輸的主題之下導致大家 1.往M9去走 2.往高層數走 整個良率就變差,但需求很強所以報價就上的去。 但傳輸需求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