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2日 星期日

敬鵬20241218

車用營收八成,其餘為通訊與工業應用
客戶回饋歐美車市能持平就不錯了,
泰國廠以後比例會上升較快,為主要capex的方向,
目前以消費為主,以後泰國汽車板比重會越來越高。
整體汽車板要回溫較難,所以開始去做其他事業的板。
至於車廠競爭會不會去降價?
公司回應PCB占車用電子才3%,以求穩定為主,
大幅砍價效果不大,但還是每年會降一點價。
歐洲車市面臨的問題是:
碳標準提高,傳統車廠做油車是賺錢的,
但賣太多會被罰,做電車又會賠錢,
導致產能配置上的困難,
市場上大家還是會想買電車,
但車價太貴且充電不方便,
所以供需兩端都縮手。
瓶頸還是電池成本太高(可能要降續航力),
還有ADAS要提升。
中國車市:
電車能衝這麼快,是因為政策推波(補助、一線城市不發油車牌),
用電便宜,另外充電樁相對完善所致。
美國車市:
川普上任,可能補貼油商,讓油價降下來,油車有可能會回升。
伺服器版難做,原因是要先蓋廠再去爭訂單,沒有訂單,
產能就空著,沒有富爸爸很難度過,
因為有進入障礙,所以現在幾乎是寡頭獨佔。

低軌衛星版:
各國有國防議題,所以偏好發展自家衛星,
分成中、歐、美三大派,
印度偏好跟歐洲oneweb合作。
中國衛星以後應該也是一兩千顆在發射。

匯率影響毛利率大(還有銅價波動也會,但他沒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再次檢討

廖總的研報從小讀到大, record也不差,強力推台光破千也有達標, 本輪PCB瘋漲的邏輯,廖總也清楚的解釋了, 明年ASIC噴發趨勢,很可能又會有另一片風景? 拚傳輸的主題之下導致大家 1.往M9去走 2.往高層數走 整個良率就變差,但需求很強所以報價就上的去。 但傳輸需求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