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被動元件被動到不行

不知道為何市場不buy in被動元件量漲價增的題材,
下游訂單都這麼firm了,不是該看明年了嗎?
整體依然在 price當下的低迷,
但被動元件法說會幾場下來,
人都滿多的,是高關注低購買的產業嗎?

2024年11月17日 星期日

配置的紀律

週六聽了股癌分享他在操作的紀律,
大致重點是:
雖然他也會買左側,越跌越買,
但他會將個股持倉上限控在20%,來防呆,
因為講求的是存活率,看對了,
過程賠光也是沒有用...

在我重倉受傷之後幾天聽到,宛若當頭棒喝,
即便自己看對了,但正義遲到了,那也沒有用
反省自己太貪,太癡了,
貪的是,希望更快更好的報酬率,以至於有釘孤支的行為,
癡的是,太過自信,以至於犯了最基本的錯誤。

我想給自己的規則是
1.決定好目標部位最高不超過30%。
2.先買到目標部位的一半後,剩下的部分則是緩加碼,
   下跌15~20%才會加倉,同時也降低加倉頻率,每周檢視一次,
   以因應左側的不確定性。



2024年11月14日 星期四

被動元件有點被動

 "展望2024年四季度,參考Techinsights數據,
我們預計蘋果端、安卓端全球出貨有望達8000萬臺、2.58億臺,同比-1%/+5%。...
安卓端,由於2024年安卓端主要品牌廠商旗艦機發布時間集中於四季度,
安卓鏈公司業務在三季度呈現近年來少有的旺季不旺狀態,
其中部分面臨2023年同期高基數的公司業績下滑壓力更大;
光學業務相關公司以及車載業務順利拓展的公司業績向好...
被動元件:被動元器件行業景氣度觸底反彈...
MLCC廠商稼動率持續走高並企穩。"

感想
安卓系在雙11銷量好像還行,中係被動元件廠感覺有撐?
可能不會如日系廠下修展望
(Q4 bb ratio <1,因為iphone下調訂單,還有GB200尚未放量,
以及歐美日系車節節敗退影響?)
中系廠為主的被動元件不知道能否因安卓銷量還可之下,
補庫需求優於預期?
華新科 P/B ratio都小於1了,看台幣貶成這樣,
Q4應該不易如去年一樣看到匯損了吧?

騎行熱轉冷

最近觀察到巨大財報開很爛,
但是他們家族的人開始買自家股票,
感覺這個存貨跌價損失,可能是洗大澡用的?
很巧的是,美利達老闆也開始買自家股票。
看了新聞,不少歐洲車商倒閉,
或許寒冬過去活下來的能share gain一波?
但這個催化時機不確定,
我猜最快要明年旺季來的時候才看的到,
目前p/b位階都來到歷史低了,
最重要的是共享單車之亂都沒這麼低!
就算騎行熱轉冷,也沒必要這麼激烈吧?

2024年11月11日 星期一

被意外擊敗

阿租這題讓我被擊敗,
原本10月盈餘,猜能穩妥妥的回溫或持平,
竟然來個增提呆帳的小機率事件,
導致市場又開始往更悲觀去想像...
沒想到客戶欠錢不還的意願這麼高呀?

反省這次摔跤的原因在於
1. 領先指標看太遠:
台灣CPI持續下滑、經濟成長;
中國比過去更加願意救市,財政擴張有助於貸款回溫,
上述的催化應有助阿租,預期轉趨樂觀,
後續也能因利差上來壞帳降,使營運好轉,進而催生右側動能,
peer江蘇金租也開始走升,或許中國市場沒想像糟?
猜阿租後續應該跟上?

沒想到大眾的拖欠還款的意願這麼高,
就大家還是擔心壞帳突襲來看,
好像只要盯延滯率有沒有降就好? 
感覺延滯率下滑在布局效率會更高...

2. 太過樂觀以至於重倉單一個股而受傷:
之前重倉台積電賺了一波,想說自己看法應該還行,
還是過度自信了,YTD原本還有2X%,瞬間只剩個位數,哀..

這一殺,直接降到covid的P/B,
只能期望風險想像跟著消彌了?

總結
依然看好其受惠降息&經濟回暖,有均值回歸的機會,
但目前尚無法估量市場情緒會怎麼跑,
故先停損一波降槓,保留現股部位,
後續再作觀察吧...
辜老闆能不能再像2015年一樣出來護盤,
救救溺水小股東們呢?

2024年11月7日 星期四

買鞋的錯

雖然今年是hoka、on、adidas的夯年,但按照過往經驗,
nike還是有反攻的機率,
因此壓注nike會有認錯回溫的行情,豐泰將因此受惠,
當時比較有信心的是Jordan鞋還有撐,
判斷豐泰再壞也就這樣,可以等。
沒想到的是,Jorda鞋在最新的財報公布後開始掉,
加上換CEO不給展望,預期策略調整需要再一段時間,
可能使豐泰的回溫時程延後,不確定性上升,
又剛好阿租的確定性一直提升(降息、延滯率升速放緩),
阿租更便宜,故索性停損豐泰,壓在阿租上。
回想今年初其實有看到鞋子即將回溫的需求,
原本有考慮志強,但錯在沒有買。
或許下次應該撒一籃子去買需求回溫題材,
而非執著於只買鈺齊、豐泰,
報酬率會更好些...

總結
nike回溫速度不如預期,
也低估了hoka、on、adidas流行動能延續力。

再次檢討

廖總的研報從小讀到大, record也不差,強力推台光破千也有達標, 本輪PCB瘋漲的邏輯,廖總也清楚的解釋了, 明年ASIC噴發趨勢,很可能又會有另一片風景? 拚傳輸的主題之下導致大家 1.往M9去走 2.往高層數走 整個良率就變差,但需求很強所以報價就上的去。 但傳輸需求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