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7日 星期二

大報告的威力

資料看得多不一定代表能賺錢,
回想起指紋辨識剛起風時,
有家外資券商很用心,
看了一堆關於如何指紋辨識的論文,
進而深具信心,然後就給予領導廠商不低的評價,
結果沒幾年廠商就起起伏伏走下神壇...

有時候資料看得多,雖能加強自信,
但同時也增長心理面的執著,最後不一定能獲利...
而且就經驗來看,外資發厚重的大報告時,
趨勢可能也屆臨反轉點,
像2017年有某家外資評海邊公司是XX世界的整合者,
也寫了大報告去吹捧,結果海邊公司從百元跌到8X...

作為閱讀報告的人,應該多搭配估值去思考,
券商寫的東西,有多少已經反應,
後面的夢想漲幅,真的能cover掉不如預期時的風險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再次檢討

廖總的研報從小讀到大, record也不差,強力推台光破千也有達標, 本輪PCB瘋漲的邏輯,廖總也清楚的解釋了, 明年ASIC噴發趨勢,很可能又會有另一片風景? 拚傳輸的主題之下導致大家 1.往M9去走 2.往高層數走 整個良率就變差,但需求很強所以報價就上的去。 但傳輸需求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