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2日 星期二

只是循環

回顧2015-2016時中國產能利用率一路下滑至2016年1月才開始反彈,但台股在2015年8月觸底後就開始反彈,到2016年1月才又下跌一波但未跌破2015年低點,隨即展開將近一年多的牛市,藉此從歷史角度推測,現在中國應該是底了,要再衰退不容易。

雖然2015年產業狀況不佳,但當時智慧型手機、伺服器等仍在成長,故若要追蹤半導體的狀況,對照當下的氣氛,我仍認為2019年為較好類比的情境,彼時的手機等產品也是在去庫、衰退的階段,雖然fed已於該年初暫停升息並且有停止縮表的規劃,但股市悲觀的情緒還是一路蔓延到8月。

回顧2019年的新聞〈半導體下半年逆風〉摘要如下:
"今年半導體大環境相對險峻,主要因美中和日韓貿易戰、需求比預期疲軟與庫存水位較高。...今年上半年包括臉書、阿里巴巴、百度等雲端伺服器業者投資較去年下滑10%;產業庫存水準到今年7月止,較去年同期高3~4%,第2季末到第3季初庫存水位開始下降,預估下半年仍是庫存調整期,但將會逐季逐月回溫...今年下半年高階智慧手機出貨仍有一些風險,最近iPhone雖出新機,但整體iPhone出貨應不會超過去年"

從言論不難看出,2019年當時跟現在一樣去庫、悲觀,且股市巧也在8月時下跌,但進入9月,台股卻早已在眾多悲觀的言論肆虐下,悄悄上漲,隨後還一路漲到年底。

回到2023年,能不能從2019年的經驗借鏡? 
在8月利空連發,惠譽降評美國、穆迪降評銀行、中國地產恆大在美申請破產、龍頭碧桂園違約等,悲觀消息充斥市場,使大盤修正8%,然檢視產業供給端已保守到不行,谷底共識大致底定,手機已進入微幅衰退階段,就待需求端啟動,或在未來一年持平甚至成長,再借鏡2015年或是2019年股市都在產業真正落底前就已率先反彈上漲,從上述經歷可猜測,預隨一年多的去庫階段結束,股市將在第四季走向較為樂觀的情勢,而目前市場似乎仍未完全反映這樣的樂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再次檢討

廖總的研報從小讀到大, record也不差,強力推台光破千也有達標, 本輪PCB瘋漲的邏輯,廖總也清楚的解釋了, 明年ASIC噴發趨勢,很可能又會有另一片風景? 拚傳輸的主題之下導致大家 1.往M9去走 2.往高層數走 整個良率就變差,但需求很強所以報價就上的去。 但傳輸需求上來...